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子油菜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字花科芸薹属栽培种中的黄子油菜种皮较薄,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黑子高,饼粕中纤维素含量较黑子低,因而极大地改善了菜子油和饼粕的商品品质。培育黄子油菜已成为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者
戚存扣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所究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20-21,共2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油菜
种子
遗传
分类号
S565.4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1
吴江生,刘后利,石淑稳.
甘蓝型油菜显性黄籽种质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1):26-28.
被引量:9
2
刘后利.油菜和遗传与育种[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专集[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
4
李加纳,科技日报,2000年
5
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
6
张瑞茂,西南农业学报,1999年,3期,33页
7
傅廷栋,科学论文选集,1994年
8
刘后利,油菜的遗传与育种,1985年
9
牛应泽,汪良中,刘玉贞.
甘蓝型油菜Brocms新质源雄性不育系的选育[J]
.西南农业学报,1999,12(3):35-39.
被引量:5
10
傅寿仲.
中国油菜品质育种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1999,15(4):241-24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朱刚,邵明波,陈雪妮,徐春.
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及其含油量[J]
.贵州农业科学,2001,29(1):9-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徐一兰,官春云,谭太龙.
油菜种子油分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55-259.
被引量:11
2
徐一兰,官春云,谭太龙,余龙喜.
油菜种子形成中含油量与其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J]
.作物学报,2008,34(10):1854-1857.
被引量:17
1
朱祚亮,曹诗红,蔡世凤,余昌清,胡昌华,饶波琼.
黄子油菜渝黄2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376-2377.
2
王俊生,范小芳,李成伟,谭光轩.
甘蓝型黄子白花油菜恢复系RW16的选育与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163-3166.
被引量:2
3
李梦寒,李昌明,许进鸿,昌西,旦巴.
西藏白菜型黄子油菜种质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5):3504-3507.
被引量:4
4
黄杰恒,徐新福,曲存民,闫星颖,付福友,谌利,李加纳.
甘蓝型油菜种胚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6):766-771.
被引量:4
5
于明礼.
黑玉米栽培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1998(2):5-5.
6
Vars.,SK,谢国禄.
黄籽沙逊油菜产量和产量成分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近交衰退[J]
.国外作物育种,1998(3):58-60.
7
陈常兵.
加拿大双低油菜的利用与加工[J]
.世界农业,1999(5):21-23.
被引量:1
8
李佳,吴谋成,韩继祥,彭爱娟.
甘蓝型油菜种皮和种胚硫甙含量及其组分分析[J]
.中国油料,1993(2):43-45.
被引量:11
9
严明理,刘忠松,官春云.
芥菜型油菜种皮颜色和叶片颜色的遗传[J]
.作物研究,2008,22(3):157-159.
被引量:4
10
王发胜,张敬友,左鹏新,刘光芬.
甘蓝一代杂种高产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2005(4):30-31.
世界农业
199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