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在中晚年转向后结构主义后,曾对城市与建筑展开一系列论述。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埃菲尔铁塔。当世人都在质疑铁塔的意义时,他以细腻的文笔赞颂了铁塔以技术的赤裸和功能的匮乏,完成了建筑的现代转型。同时,轻盈的造型以及自由上升、并以全景视角与历史的巴黎对话的特点也克服了时间带给建筑的磨灭感。于1967年在那不勒斯建筑学会上关于《符号学与城市》的演讲中,他揭示了现代的科学地理学对空间意义的限制,并认为城市空间并不是结构主义符号学可以分析的。他对传统城市研究的批判以及后结构的城市意义的观察,在60年代晚期的东方之行后到达高峰。他以切身的体会,指出日本文化中随处可见的空无的意指,这些空无结构了西方传统中固定的、有序的、被划定边界的空间。这种意指带来的,是占有欲的消逝以及身体与空间新的关系,他也称之为乌托邦的、内韵的、中性的空间。城市的读者因此在城市中具有了充分的意义。城市是一首诗,巴特以文学家作为榜样,认为城市中的每个阅读者都可以在探索城市建筑多重意义的过程中,不断地塑造着城市与自身。
出处
《外国美学》
2014年第2期194-208,共15页
International Aesth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