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从公共民俗学的立场出发,力图为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和开发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通过对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三个个案的考察,抽绎出遗产旅游成为成功保护民间文学类非遗途径的六个要素,并将之概括为"一二三模式":"一"代表一个核心原则,即民间文学的基本情节类型或文类特征应保持不变;"二"表示其他两个要素:1.一篇导游词底本;2.若干主题性的旅游吸引物;"三"代表另外三个要素:1.一场紧扣该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主题演出;2.社区和专家共同认可的传承人;3.公共民俗学家的指导。"一"具有核心地位,不容缺失,从"二"至"三"各要素的重要性则依次递减。该模式的运用强调灵活性。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14年第1期24-32,共9页
Folk Culture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