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池养条件下大银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初孵的大银鱼仔鱼全长为4.90~5.10mm。孵化后第3天口裂形成,消化道与外界相通,肠管开始蠕动。第10天开食,在池塘中,仔鱼卵黄存留时间为26~31天,前期以轮虫为食,后期兼食枝角炎和桡足类。幼鱼期主食枝角类和桡足类,兼食摇蚊幼虫。成鱼期直至性成熟,部分以小型鱼虾为食,多数仍大量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
作者
易剑国
林长虹
机构地区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水产系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1992年第5期146-149,共4页
Fisheries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大银鱼
池塘饲养
食性
分类号
S965.22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朱成德.
太湖大银鱼生长与食性的初步研究[J]
.水产学报,1985,9(3):275-287.
被引量:41
2
朱成德,金佯道.
鲥鱼仔幼鱼食性与生长的初步研究[J]
.水生生物学集刊,1985,9(1):9-19.
被引量:18
3
张开翔,庄大栋,张立,高礼存,张静仪,徐爱珍.
洪泽湖所产大银鱼生物学及其增殖的研究[J]
.水产学报,1981,5(1):29-39.
被引量:34
4
陈宁生.
太湖所产银鱼的初步研究[J]
.水生生物学集刊,1956,2(2):324-335.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90
1
陈德富,胡廷尖,葛亚非,吴建新,聂式忠,范益平,计连泉.
太湖新银鱼(N. Taihuensis Chen)的人工繁殖技术[J]
.福建水产,1999,21(4):38-43.
被引量:1
2
吴文化,王斌,师伟,吴日德,孙大江.
美洲鲥鱼苗种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Ⅰ稚鱼培育[J]
.水产学杂志,2004,17(2):61-64.
被引量:22
3
张训蒲,龚世园,陈亮.
淤泥湖两种新银鱼的食性分析[J]
.水利渔业,1993,13(5):26-29.
被引量:1
4
殷名称.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与其进展[J]
.水产学报,1991,15(4):348-358.
被引量:316
5
林长虹.
大银鱼人工授精及移植操作技术[J]
.水利渔业,1995,15(2):35-36.
6
李进村,孟祥宏.
太湖新银鱼人工繁殖技术探析[J]
.内陆水产,2005,30(10):28-29.
7
刘恩生,刘正文,陈伟民,鲍传和,陈开宁.
太湖湖鲚渔获量变化与生物环境间相互关系[J]
.湖泊科学,2005,17(4):340-345.
被引量:34
8
秦伟.
大银鱼的水库移植及资源增殖[J]
.水产科技情报,1996,23(2):84-87.
被引量:4
9
刘恩生,鲍传和,曹萍,丁淑荃.
太湖银鱼和主要鱼类渔获量间的相关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3(1):70-75.
被引量:5
10
李进村,孟祥宏.
太湖新银鱼人工繁殖技术探析[J]
.齐鲁渔业,2006,23(2):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5
1
赵传永,戴一琰,孙伟,徐元真.
太湖新银鱼移植技术总结[J]
.水利渔业,2004,24(4):51-52.
被引量:2
2
郑宝太,李俊杰,姜景田,李秋.
大银鱼池塘饲养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5):220-221.
被引量:1
3
贾长春,周兴保,孙大中,管红玲,葛昌清,周金刚,芮经木.
加州鲈人工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
.水产养殖,1993,14(2):15-20.
被引量:5
4
林长虹.
大银鱼生物学特性及移植技术[J]
.水利渔业,1993,13(5):15-17.
被引量:6
5
易剑国,林长虹.
饲养条件下大银鱼繁殖的初步试验[J]
.水产养殖,1994,15(2):24-25.
被引量:1
6
朱成德.
太湖大银鱼生长与食性的初步研究[J]
.水产学报,1985,9(3):275-287.
被引量:41
7
张开翔,庄大栋,张立,高礼存,张静仪,徐爱珍.
洪泽湖所产大银鱼生物学及其增殖的研究[J]
.水产学报,1981,5(1):29-39.
被引量:34
8
解玉浩.
大银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及移植放流的主要措施[J]
.水利渔业,1996,16(1):6-8.
被引量:15
9
张洪祥,刘本文,赵同省,王元好.
吉利河水库大银鱼人工繁殖与增殖技术总结[J]
.淡水渔业,2005,35(6):51-53.
被引量:2
10
柴炎,韩广建.
影响大银鱼移植增殖效果的主要技术因素[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21(2):184-18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戴叶岭,龙汝明,曹广明.
加州鲈鱼食性的初步研究[J]
.水产养殖,1995,16(4):22-25.
被引量:2
2
林长虹.
大银鱼人工授精及移植操作技术[J]
.水利渔业,1995,15(2):35-36.
3
施炜纲,徐东坡,刘凯,段金荣,张敏莹.
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仔鱼习性[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26(5):391-396.
被引量:10
4
王煜恒,陈军,王会聪,张坤,李华.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
.水产养殖,2019,40(12):32-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侯冠军,魏开金,李海洋,郭峰,蔡正傲.
池塘混养加州鲈控制尼罗罗非鱼过度繁殖试验[J]
.淡水渔业,2005,35(3):36-37.
被引量:2
2
陈春亮,古汉基,杨国欢.
用稳定氮同位素分析广东硇洲岛海域金线鱼营养级[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33(4):66-69.
被引量:3
3
肖明松,夏海武,鲍方印,康健.
大银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序列的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5):24-28.
被引量:2
4
宋超,刘媛媛,吕杨,赵峰,杨刚,张婷婷,庄平.
长江口有明银鱼仔鱼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海洋渔业,2015,37(4):318-324.
被引量:6
5
李史民,朱国平.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南极电灯鱼耳石形态学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5,30(6):674-680.
被引量:7
6
严银龙,施永海,邓平平,张忠华,张海明,赵峰.
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6,31(1):24-29.
被引量:1
7
王煜恒,陈军,王会聪,张坤,李华.
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
.水产养殖,2019,40(12):32-34.
被引量:2
8
唐富江,高文燕,李慧琴,刘伟.
大银鱼生物学与渔业生态学研究进展[J]
.水产学报,2020,44(12):2100-2111.
被引量:10
9
鲁万桥,王继隆,李培伦,尹增强,唐富江.
小兴凯湖大银鱼种群资源现状与合理利用[J]
.湿地科学,2020,18(5):532-536.
被引量:4
10
骆小年.
中国主要经济鱼类鱼苗适时下塘研究进展[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1,36(1):1-9.
被引量:5
1
杨存岱.
池塘饲养斑点叉尾鮰[J]
.农村新技术,2000(3):28-29.
2
张坷,万志.
池塘主养大口黑鲈效益高[J]
.安徽农业,2002(2):29-29.
3
杨存岱,雷晓中,易翀,杨勇.
池塘饲养斑点叉尾鮰[J]
.渔业致富指南,1999(16):23-24.
4
韩如政,范玉超,张运宽,袁福荣,辛宝忠.
池塘培育大规格鲤鱼种高产试验[J]
.水利渔业,1989(3):11-14.
5
杨年春.
罗氏沼虾的池塘饲养[J]
.广西畜牧兽医,1994,10(4):28-30.
6
任孟忠.
池塘饲养河蟹的技术[J]
.水产养殖,1995,16(5):9-10.
7
梁何可.
鲢养殖技术要点[J]
.养殖与饲料,2017,16(5):36-37.
8
李维平,陈鹤平,王梅,王建华,谢旺菊.
池塘饲养大规格草鱼种高产技术[J]
.淡水渔业,1999,29(7):15-16.
9
李荣庆.
梭鲈苗种培育技术要点[J]
.淡水渔业,1997,27(3):40-41.
被引量:1
10
师玉环,秦岭.
鱼苗下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科学养鱼,1997,19(8):33-33.
水产科技情报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