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现代行政伦理学的开拓性著作——评张康之教授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被引量:3
出处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6期79-79,共1页
Expanding Horizons
同被引文献22
-
1王乐夫,陈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2(6):12-15. 被引量:76
-
2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1(1):23-26. 被引量:54
-
3武玉英.探寻理论和实践的坐标——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2(11):48-48. 被引量:1
-
4特里.L.库珀,金竹青.行政伦理学应关注的四个重大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3):93-96. 被引量:16
-
5[美]特里·L·库伯.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6卢颂华.试论公共行政过程中的责任冲突与对策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7):56-59. 被引量:4
-
7王兴伦.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2002(1):55-59. 被引量:9
-
8张锁庚.官僚制之后是什么?——兼与张康之先生商榷[J].南京社会科学,2003(1):55-60. 被引量:9
-
9宋惠昌.科学与道德:行政权力道德化质疑——对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的阅读与商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7(1):128-134. 被引量:7
-
10胡启智.《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评介[J].教学与研究,2002(12):75-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
1张秀丽,王洪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服务精神的价值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2):14-17. 被引量:2
-
2沈广和,郭春华.我国土地行政伦理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27-29. 被引量:3
-
3沈广和.构建土地行政伦理——基于学科交叉的理论新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4):133-136. 被引量:2
-
4胡冰.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能助我们走出行政伦理困境吗[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4):73-76. 被引量:2
-
5马坤.浅析行政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J].办公室业务,2017(21):133-133.
-
6吕建华,臧晓霞.行政责任实现的路径演化及后工业化社会下的伦理构想——基于行政人格视角[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6):60-66. 被引量:1
-
7唐皇凤.超越官僚制:现实抑或乌托邦?[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6):81-84. 被引量:10
-
8张康之,王喜明.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的概念辨析[J].行政论坛,2003,10(4):8-11. 被引量:37
-
1陈忠.以德行政与行政伦理学何以可能——评张康之教授《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04(1):154-156. 被引量:4
-
2张铭.建构公共行政学的新框架——《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读后[J].天津社会科学,2003(3):53-58. 被引量:3
-
3胡启智.《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评介[J].教学与研究,2002(12):75-76. 被引量:1
-
4徐君.公共行政道德化:一个时代的课题——评张康之教授的新书《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1):77-80. 被引量:2
-
5崔颖慧.试析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的三个特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3):11-14.
-
6宋惠昌.科学与道德:行政权力道德化质疑——对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的阅读与商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7(1):128-134. 被引量:7
-
7胡辉华,陶超波.论行政伦理学的学科性质[J].学海,2010(1):42-48. 被引量:2
-
8张康之.萨特的“总体化”概念[J].求索,1997(5):70-74. 被引量:3
-
9郭媛.建造两型社会中的环境伦理学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2):79-81.
-
10李媛媛.浅谈图形的心理暗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8):146-14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