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中国文学史”的诞生、写作与日本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日本在中国文学史的诞生、写作中起到了建设性作用。我们从"文学史"的叙述体例出现与日本、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与日本、中国文学史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日本三个方面人手,阐述这一问题。一近代学术生产机制的变更与"文学史"的诞生及日本之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危亡局势之下,近代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改变以往"夷夏之辨"的思维习惯,希冀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思想和学术理念,实现本民族自新自强。
作者
李群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57-6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发生与日本影响之关系》(09YJC75200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学研究方法
林传甲
生产机制
戏曲史
小说史
近代中国
近代学术
《宋元戏曲史》
小说戏曲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孟庆枢.
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文学史建构——以近代日本文学史的建构为中心兼中日文学史比较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5):5-14.
被引量:4
2
刘金举.
日本“文言一致”运动再认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5):23-28.
被引量:8
3
黄霖,顾越.
盐谷温对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6):106-113.
被引量:9
4
胡适口述,唐德刚译.胡适口述自传[M]. 华文出版社, 1989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
森修.文學史の方法[M].塙書房,1990.50.
4
Thomas Mclanhin.现代批評理諭の2基本概念[C].大橋洋一等譯.日本平凡社,1994.526-527.
5
小林路易.對比較文學導入的方法的反省[A].早稻田大學比較文學研究室编.比較文學課题[C].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70.9.
6
朗松.文学史的方法.昂利·拜尔.方法、批评及文学史[M].徐继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2.
7
三上参次,高津鍬三郎.日本文學史[M].日本圖書セン夕,1982.1-2.
8
周小仪.文学性[A].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592.
9
[日]龜井秀雄.明治文學史[M].東京:岩波書店,2000.59.
10
[日]柄谷行人.民族主义与书面语言[M].学人.第9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94.
共引文献
17
1
钟扬.
盐谷温论《红楼梦》——兼议鲁迅“抄袭”盐谷温之公案[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9-144.
被引量:6
2
钟扬.
红学:从盐谷温到鲁迅[J]
.红楼梦学刊,2005(4):19-33.
被引量:3
3
刘金举.
中国“文言一致”运动再认识——“文言一致”的表象与实质[J]
.东南亚研究,2007(1):88-94.
被引量:1
4
刘金举.
外语原版书的使用问题——以日本古代文学的近代“经典形成”为例[J]
.日本学论坛,2007(2):9-13.
被引量:1
5
王志松.
2007年日本文学研究现状——兼谈学术规范问题[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1):72-77.
被引量:4
6
刘金举.
论“私小说”与“平安女性日记文学”的发展流变——从国民国家的角度出发[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92-97.
7
王宗杰,孟庆枢.
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经典化试析——自产生至二战前[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3):132-136.
被引量:4
8
李群.
近代复古主义思潮与中日文学史写作[J]
.东方丛刊,2009(3):178-195.
9
牟利锋.
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在中国的传播[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1):166-171.
被引量:5
10
邱焕星.
鲁迅与顾颉刚关系重探[J]
.文学评论,2012(3):92-10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
1
武艳娟.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8(1):53-54.
被引量:2
2
李群.
早期中国文学史写作中的日本影响因素[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63-69.
被引量:4
3
肖百容,蒙雨.
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2):19-24.
被引量:5
4
王奕红.
日本文学经典中的“歧视”——兼论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状况[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5(1):110-114.
被引量:2
5
肖霞.
论日本明治时期浪漫主义的文学评论及文艺思想——从北村透谷到高山樗牛[J]
.文史哲,2003(1):101-10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冒耀祺.
论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的浪漫主义[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36-38.
1
陈谊.
夏敬观著述编年初稿[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81-85.
2
吴小玮.
胡适、吴宓道不相谋[J]
.文史天地,2009(8):25-28.
3
陈树良,陈春声.
梁启超与袁崇焕研究[J]
.学术研究,1995(3):86-88.
被引量:2
4
金钟.
80年前胡适与刘大杰所做的一次学术批评[J]
.青春,2009,0(6):77-78.
5
王永健.
“苏州奇人”——黄摩西[J]
.古典文学知识,2001(3):87-96.
被引量:1
6
戴燕.
中国文学史的早期写作[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2):22-26.
被引量:1
7
巫文广.
简论文学研究的方法[J]
.文学教育,2015(8):18-19.
被引量:1
8
宋文涛.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研究[J]
.江海学刊,2001(4):154-157.
被引量:1
9
谢桃坊.
梁启超与近代词学研究[J]
.文学评论,1993(5):62-67.
被引量:4
10
曹道衡.
源流分明,精义迭出──读《中国文学史》[J]
.文学遗产,2001(1):6-10.
被引量:5
文学评论丛刊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