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生情趣·意象·想象力——道教与唐代文学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至少,从东汉末年起,对生命的忧患就时时萦绕在人们心头了。'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它令人忧郁,令人痛苦,令人沉思。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种感慨成了文人士大夫们咏叹的基调。唐王朝建立以来,富裕风流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虽然在现实中给了人们以生活的热情与进取的信心,却没有消除人们心灵深处对生命短暂的忧郁,反而更增添了人们对'生'的几分渴望,对'死'的几分恐惧。李白《拟古》一诗说得极明白:'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饮酒入玉堂,藏身以为宝。'因此,讲长生不死神仙之术的道教便大受人们青睐,而迅速兴盛起来了。
作者 葛兆光
出处 《文史知识》 1987年第6期7-13,共7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