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有教无类”解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见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作者
谢质彬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79-82,共4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教育思想
论语新探
生而知之
学而知之
戴鸡佩豚
下愚不移
七十子
孔门
智愚
子贡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5
1
马数鸣.
释“有教无類”的“類”[J]
.学术界,1989(5):95-96.
被引量:2
2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二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12.
8
赵纪彬.论语新探(第三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9
黄六平.“有教无类”的“有”字[J].中国语文,1979,(4).
10
吴永军.
教育公平: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8):1-6.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5
1
路伟.
论“人”和“民”的区别与孔子教育的对象[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5):12-16.
2
陈旭宽,利雯,龚伟雪.
有教无类——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的探讨[J]
.时代教育,2016,0(24):5-6.
被引量:1
3
章小谦.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新探[J]
.大学教育科学,2019,0(4):14-22.
被引量:7
4
李秀倜.
从爱有差等到爱无差等:儒家“仁”之道德范式新解[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6):17-22.
5
韩凤鸣.
基于“本善”的古典教化结构及精神传承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2023(4):27-3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国贤.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7(4):84-86.
被引量:2
2
高树仁,宋丹,曾剑雄.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及其治理路径论析[J]
.大学教育科学,2020(6):24-30.
被引量:13
3
刘霞,王芳,李鸿雁.
百万扩招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索[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2):41-45.
4
余启慧.
翻转课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
.汉字文化,2021(12):34-35.
被引量:1
5
张威,周泓,苏璇,李键昕.
“有教”是否真的“无类”?——广州民办初中教育体系中随迁子女在人际关系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研究[J]
.西部学刊,2021(20):116-119.
6
李涛,马斗成.
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审辨式反思及其高等教育实践意蕴[J]
.山东高等教育,2023,11(2):70-77.
被引量:1
7
韩凤鸣.
基于“本善”的古典教化结构及精神传承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2023(4):27-36.
8
施奕.
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教育观探微——以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讲话为中心[J]
.教育探索,2024(9):78-83.
被引量:2
1
刘丽华.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老师的教法[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12):197-197.
2
范桂觉.
觉说[J]
.文学教育,2018,0(6):46-48.
3
陈绍诚.
如何致知?[J]
.中国慈善家,2018,0(1):78-78.
4
杨准.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
.湖南教育(上旬)(A),2002,0(5):27-27.
5
高华平,沈月.
“七十子”与儒学在江南的传播[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1):101-106.
被引量:1
6
问吧[J]
.月读,2014,0(6):95-95.
7
刘培桂.
也谈孟子是何时被尊为“亚圣”的[J]
.文史知识,1989,0(6):88-92.
被引量:1
8
高希.
颜回巧喻爱民[J]
.月读,2013,0(8):11-12.
9
何世华.
论司马迁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9(1):68-72.
10
唐宸.
“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发覆[J]
.孔子研究,2017,0(4):18-25.
文史知识
198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