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谈汉代画像砖、石上的六博图像
被引量:
6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汉代博戏包括六博、格五、意钱等形式。格五、意钱仅见于文献记载。六博则大量见于出土文物,包括许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六博实物和画像砖、画像石、铜镜上留存的大量六博图像。对于六博博具的发现、组成、种类、用法、起源和演变及博局纹镜与博戏的关系等,傅举有先生曾进行过全面的论述。
作者
陈成军
出处
《文物天地》
2000年第5期11-14,共9页
CULTURAL RELICS WORLD
关键词
汉代画像
画像石
画像砖
博戏
古砖
陆博
六博
博局纹
图像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8
1
霍宏伟.
大英博物馆藏汉代人像砖柱出土时间地点及功能探微[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2):66-83.
被引量:4
2
曾蓝莹.
尹湾汉墓《博局占》木牍试解[J]
.文物,1999(8):62-65.
被引量:15
3
蒋英炬.
略论曲阜“东安汉里画象”石[J]
.考古,1985(12):1130-1135.
被引量:9
4
夏超雄.
汉墓壁画、画象石题材内容试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1):64-77.
被引量:12
5
信立祥.
汉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考[J]
.东南文化,1999(1):47-63.
被引量:37
6
周静.
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信仰[J]
.四川文物,1998(6):14-19.
被引量:8
7
王克荣,蒋廷瑜.
广西西林县普驮铜鼓墓葬[J]
.文物,1978(9):43-51.
被引量:61
8
周到,李京华.
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发掘[J]
.文物,1973(6):26-40.
被引量:90
9
王褒祥.
河南新野出土的汉代画象磚[J]
.考古,1964(2):90-93.
被引量:17
10
张守中,郑名桢,刘来成.
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
.文物,1979(1):1-31.
被引量:161
引证文献
6
1
姜生.
六博图与汉墓之仙境隐喻[J]
.史学集刊,2015(2):18-25.
被引量:11
2
李重蓉.
大英博物馆藏东汉六博釉陶俑考辨[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4):21-34.
被引量:4
3
匡缨.
汉代六博文化浅探[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9):54-57.
被引量:3
4
唐宇.
凡而圣:汉画六博图的形式与意涵[J]
.美术学报,2019(5):18-24.
被引量:1
5
杨燕,高明.
成仙迁转的“设施”——汉画像六博升仙仪式图像研究[J]
.世界宗教研究,2022(6):48-64.
被引量:2
6
李重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汉画像相关问题考述[J]
.博物院,2024(3):71-8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李涛,朱旭光.
洞天福地的三才空间及景观布局研究——基于《道藏》的考察[J]
.宗教学研究,2021(4):41-47.
被引量:1
2
谢一峰.
从六博到樗蒲——秦汉魏晋间博戏宇宙论意味的淡化与消解[J]
.形象史学,2023(3):155-170.
3
杨孝鸿.
论汉代“泗水捞鼎”画像石及其图像意义--以日本天理参考馆所藏“泗水捞鼎”画像石为中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81-86.
被引量:1
4
李重蓉.
大英博物馆藏东汉六博釉陶俑考辨[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4):21-34.
被引量:4
5
曹建国.
灾异还是祥瑞?——“行西王母诏筹”事件解读[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5):44-55.
被引量:5
6
杨孝鸿,杨赫.
文化视域下的斗鸡风俗及其墓葬图像[J]
.艺术探索,2018,32(5):79-87.
被引量:1
7
李久昌.
崤函古道与东汉崤函文化的勃兴[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28-34.
8
陈绪春.
汉代石阙艺术研究现状及理路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6):128-138.
被引量:1
9
马小娟.
男性的游戏与赌博:汉代六博再探[J]
.运城学院学报,2020,38(5):27-30.
被引量:1
10
周沫含.
面向青少年的传统六博棋桌面游戏创新设计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4):297-298.
1
张院利,耿献伟.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的博戏[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12-15.
被引量:2
2
张延红.
从三门峡出土六博俑模型谈秦汉博具[J]
.中原文物,2015(5):91-94.
被引量:3
3
蒋志龙.
云南个旧黑玛井发现的东汉铜博具[J]
.华夏考古,2008(2):121-122.
被引量:6
4
傅举有.
论秦汉时期的博具、博戏兼及博局纹镜[J]
.考古学报,1986(1):21-42.
被引量:41
5
熊传新.
谈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陆博[J]
.文物,1979(4):35-39.
被引量:23
6
蒲朝府.
六博之箸、筭研究[J]
.神州,2012,0(6X):153-153.
被引量:1
7
扬之水.
关于“投六箸”[J]
.文物天地,2001(2):8-9.
8
刘钊.
谈新公布的牛距骨刻辞[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7):38-47.
被引量:8
9
龚阔英.
盛行于世的汉代博戏[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31-35.
被引量:1
10
梁姝丹.
辽宁彰武出土的辽代双陆棋[J]
.东北史地,2014(1):20-22.
被引量:3
文物天地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