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0-61,共2页
Journal of Southern Institute of Metallurgy
同被引文献8
-
1赵美珍,黄凡,张和仕,张兰,周茂平,汤静清,宋金华,邓慧明.浅谈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25(3):85-87. 被引量:7
-
2任立新.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法学教育观——理工科院校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3):80-82. 被引量:8
-
3郑世保.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07-208. 被引量:8
-
4Hop JW,inkekel GJ,lgra A,t al. Case-fatality rate and finetionl outcome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ystematic severity[J]. Stroke,1997,8 (3):660-664.
-
5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 studa. net/.
-
6王丽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8):169-171. 被引量:8
-
7赵丽.地方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200-204. 被引量:6
-
8徐静鏐.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6):45-46.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黄辉,陈祺祎.论“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的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35-137. 被引量:2
-
2徐超.上海自贸区背景下专业法律人才供需调研及培养方案[J].时代经贸,2014,12(6):466-466.
-
3程莹.论地方行业院校法学专业的定位与改革[J].未来与发展,2015,36(11):88-91.
-
4卢海君,龙立志.法学专业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8(6):47-54. 被引量:6
-
5温美芬.赣南苏区地方行业法律人才培养试析——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设例[J].读天下,2016(18):289-290.
-
6邓卫卫.提升理工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协同创新培养机制[J].中国培训,2016,0(6):5-7.
-
7沈孟捷.加强和创新医院党员活动教育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6(8):268-268. 被引量:1
-
8杨柳.法学专业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23):260-260. 被引量:1
-
9张忠福.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0(3):42-48. 被引量:8
-
10陈晓雷.复合型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3,14(23):68-70.
-
1王跃.谈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09(7):85-85. 被引量:3
-
2我院与杭州大学举行联合办学签字仪式[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5(2):49-49.
-
3郑世保.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07-208. 被引量:8
-
4周茂平,宋金华.工科院校法学教育的效益分析[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25(3):93-94.
-
5张华.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法学教育的经济社会适应性[J].西部法学评论,2007(5):94-95.
-
6牛燕.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培养机制探讨[J].时代教育,2008(7):62-62. 被引量:1
-
7张国轩.对法律基础课几个教学问题的探讨[J].乐山师专学报,1993,8(2):65-68.
-
8周艳茹,胡静.浅谈想象思维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全国商情,2011(8):86-87.
-
9蒋伟平.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中学刊,2009,24(2):116-117. 被引量:6
-
10柯卫.关于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2):5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