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史料难觅 弥足珍贵——琐谈《泉州传统戏曲丛书》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由于历史上戏曲不为人们重视,大量资料遭受损毁散失,尤其一些古老剧种资料,更是难以寻觅。这给中国戏曲历史研究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福建泉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梨园戏,傀儡戏等古老剧种。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有幸征集、保存了一批珍贵史料。得知这批珍贵史料,将要整理、编校、出版,令人感奋不已。
作者
郭汉城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7,共2页
Chinese Theatre
关键词
《泉州传统戏曲丛书》
民族艺术
梨园戏
傀儡戏
剧目
剧本
戏剧音乐
表演艺术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6
1
林立.
情欲与精神——戏曲《陈三五娘》情爱观的变迁[J]
.时代文学,2008(2):122-124.
被引量:5
2
吴晶晶.
我演黄五娘[J]
.福建艺术,1998(1):16-17.
被引量:1
3
吴书荫.
论二十世纪戏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J]
.中国文化研究,2000(4):122-128.
被引量:13
4
李红.
程式的理解与人物的体验——梨园戏《陈三五娘》中“五娘”一角浅识[J]
.福建艺术,2005(3):62-62.
被引量:1
5
朱双一.
台湾新文学中的“陈三五娘”[J]
.台湾研究集刊,2005(3):91-98.
被引量:7
6
张侃.
学缘所系:20世纪初厦门大学国学院的研究设想与学术传承[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0-85.
被引量:3
7
吴榕青.
明代前本《荔枝记》戏文探微[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5(1):84-92.
被引量:10
8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郑国权.荔镜奇缘古今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10
郑国权.明万历荔枝记校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3.
引证文献
2
1
王伟.
粉墨闽南:荔镜情缘的跨学科叩访[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5):58-63.
被引量:2
2
王伟.
记忆与想象:海丝文化圈中的“陈三五娘”研究[J]
.艺苑,2016(2):17-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伟.
闽南地方传统戏曲的现代性经验——华东本与邵氏本《陈三五娘》比较研究[J]
.南方论刊,2014(9):54-57.
被引量:1
2
王伟.
荔镜情缘:海丝文化记忆中的闽南戏曲景观[J]
.艺苑,2015(6):16-19.
被引量:1
1
马建华.
不朽的文化艺术硕果——《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的文化艺术价值[J]
.福建艺术,2007(1):42-43.
2
王评章.
民间的温情与朴素——漳州的剧作家和剧作[J]
.福建艺术,2006(2):15-18.
3
王小梅.
城隍形象在戏曲中的功能性意义——以梨园戏传统剧目为考察对象[J]
.福建艺术,2008(2):28-30.
被引量:1
中国戏剧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