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爵士乐时代的幻灭 被引量:3

Disillusionment of the Jazz Ag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F.S.菲兹杰拉德于 1931年 11月在 Scribner杂志发表文章 ,生动形象地描述了 2 0世纪 2 0年代的美国社会 ;时隔半个世纪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出版 ,菲兹杰拉德文章中所反映的问题在她的小说中一一得到演绎 ,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本文从“爵士乐时代的召唤”和“爵士乐时代的幻灭”两部分剖析《爵士乐》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 ,托尼·莫里森创作《爵士乐》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展示美国 2 0世纪 2 0年代的物质财富的绚丽光环只是一种假象 ,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精神危机。与 F.S.菲兹杰拉德不同的是 ,出于对本民族的关注 ,托尼·莫里森更注重黑人的挣扎和幻灭的痛苦。 F.S.Fitzgerald published an article on Scribner in Nov.1931, depicting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1920s, naming it Jazz Age; Half a century later, Toni Morrison published her novel entitled Jazz, in which the problems Fitzgerald dealt with in his article are developed one by one. The two works show the two writers' great insigh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ovel's deep meanings in two parts: the call of the Jazz Age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hopes in the Jazz Age. Like Fitzgerald, Toni Morrison exposes the spiritual crisis lying behind the great wealth of 1920s through Jazz;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Toni Morrison focuses on the black's tears and bitterness caused by their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Jazz Age.
作者 章汝雯
出处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0-93,共4页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关键词 爵士乐 召唤 幻灭 黑人 Jazz call disappearance of hopes the black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F.S.菲兹杰拉德.<爵士乐时代的回声>[J].Scribner 杂志,1931,.
  • 2[4][7][8][9][10][11][12][13][14][15][17][18]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企鹅出版集团,1993年(英文原版,笔者自译),第106、35、96、105、49、75、189、208、221、221、207、199、30页.
  • 3斯坦利·费什,<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 4弗雷德里克·杰克逊,<喧嚣的20年代>,纽约,1920年.布拉德福特·德隆,<喧嚣的2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1997年.
  • 5Cathy Caruth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巴尔的摩,1996年,第71页.
  • 6[21]赵平凡,<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17页.
  • 7布拉德福特·德隆.<喧嚣的2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1997年..

同被引文献2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