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6-58,共3页
Rural Economy
参考文献14
-
1郭玮.城乡差距扩大的表现、原因与政策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3,24(5):10-13. 被引量:60
-
2王德文,蔡昉.如何避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变化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24(2):13-18. 被引量:39
-
3李莉.对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5):72-75. 被引量:2
-
4陆学艺.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束缚[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3-19. 被引量:65
-
5陈文强.我国农村市场化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1(8):60-60. 被引量:1
-
6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19(3):88-95. 被引量:199
-
7张志鹏.深化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策略[J].社会科学,2001(8):7-10. 被引量:3
-
8李成贵.市场化:2001年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评价[J].改革,2002(3):101-104. 被引量:8
-
9刘志扬.依靠市场机制推动小城镇发展[J].发展论坛,2001(7):32-34. 被引量:3
-
10秦尊文.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64-69.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29
-
1张守祥.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关于安徽税费改革的思考[J].南风窗,2001(6):54-56. 被引量:6
-
2邹彦林.我国城市发展的宏观思考[J].江淮论坛,1999(2):6-11. 被引量:10
-
3刘易斯 何宝玉.发展计划(1966)[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
4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M].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
5李成贵.国家干预下的农地有限私有化:一种有选择的激进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
-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66页.
-
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2页以下.
-
8ISTAT, 1999, Rapporto sull' Italia: edizione 1999. 11 Mulino; 11 Sole 24 Ore, 27 novembre 2000, p. 18; 11 Sole 24 Ore,28 dicembre 2000.
-
9Ponzanelli., Giulio, 1994, Gli enti "non- profit" in Italia, Milan: CEDAM.
-
10Ferraro, Fabrizio, 1998, "11 caso gruppo Mezza Corona (A)", in Umberto Lago and Mario Minoja (eds.) Gestione Strategica helle PM1, Milan: EGEA.
共引文献739
-
1郭占锋,李轶星,张森,黄民杰.村庄市场共同体的形成与农村社区治理转型——基于陕西袁家村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21(1):68-84. 被引量:34
-
2齐岳,张雨.新冠肺炎下农业上市公司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S01):23-31. 被引量:8
-
3毛飞,钱燕婷,赵泽瑾,秦智然,孔祥智.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基于CGSS(2017)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21(4):14-23. 被引量:10
-
4张峰,许干,张晓燕,程翔.中国农村金融研究七十年的知识图谱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20(1):10-20. 被引量:1
-
5汪雨雨,赵增力,罗琦.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生产信贷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农村9179户家庭的经验证据[J].林业经济,2023,45(2):42-61. 被引量:2
-
6田俊杰.许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0(4):13-13. 被引量:2
-
7王敏,邓永进,刘亚兵,刘晓霞,郑文佳,胡伊然.基于茶农视角的茶叶科技推广研究进展[J].贵茶,2022(3):24-28.
-
8朱娟,胡定寰.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对我国小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S1):140-143. 被引量:5
-
9关付新.中部传统农区信贷市场特征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5):31-33. 被引量:1
-
10刘赛红,温桂荣.扩大农村内需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3):57-5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6
-
1朱和平.魏晋南北朝长途贩运贸易试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9-17. 被引量:8
-
2黎虎.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30-35. 被引量:9
-
3张旭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构成与经营方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1):44-51. 被引量:4
-
4赵冈.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2):5-18. 被引量:32
-
5张兆凯.试论南朝商业的几点变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2):16-20. 被引量:2
-
6李根蟠.从《管子》看小农经济与市场[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3):3-22. 被引量:6
-
7郭纯.繁荣农村集市 激活农村市场[J].求实,2001(2):62-63. 被引量:4
-
8陈运飘.宗族与墟市关系的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1(1):27-31. 被引量:6
-
9章义和.关于南朝村的渊源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9-72. 被引量:10
-
10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
1魏建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J].农业经济,2005(3):11-12. 被引量:11
-
2李燕鸿,张洁.信息化促进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与策略研究[J].机械制造,2006,44(4):49-51. 被引量:6
-
3梅冀蓉.美国制药业的完全市场化管理[J].工厂管理,2002(3):30-31.
-
4肖鹤亮.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以江西省广丰县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7,6(1):29-33. 被引量:15
-
5肖鹤亮,陈美球,龙颖.广丰县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A04):49-52.
-
6常丹青,刁承泰.重庆市江津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3):29-33. 被引量:8
-
7刘玉格,尉伟民.山西发电企业:艰难迎战冬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12):26-26.
-
8冀卫军.水电开发:向左,还是向右?[J].国家电网,2007,0(5):48-49.
-
9王华.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经济发展[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20-20.
-
10邱海蓉.浅析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新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4):75-77.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