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91,共7页
Theatre Arts
参考文献17
-
1杨绛.《论戏剧结构》,引自《比较文学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6页.
-
2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第二章的有关阐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
-
3凌蒙初.《谭曲杂札》,引自《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页.
-
4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玉丸》,引自《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2页.
-
5王骥德.《曲律·论章法》,陈多、叶长海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1—122页.
-
6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引自《李渔全集》第11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第11页、第4页、第4页、第9页.
-
7金圣叹.《古诗解》,见《金圣叹诗文评选》,张国光选编,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03页.
-
8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引自《李渔全集》第1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页.
-
9王骥德.《曲律·论剧戏》,陈多、叶长海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4页.
-
10金圣叹.《序一》,见《金圣叹批评水浒传》,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6页.
共引文献12
-
1幺书仪.《西厢记》在明代的“发现”[J].文学评论,2001(5):120-127. 被引量:6
-
2许莉莉.从曲律角度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归纳[J].南京社会科学,2005(12):80-85. 被引量:3
-
3王志峰.明清时期《琵琶记》的传播[J].文艺研究,2008(8):86-92. 被引量:1
-
4程华平.试论中国古代戏曲批评中的影射现象[J].文艺理论研究,2008(5):67-72. 被引量:1
-
5王斌.明代“古乐”之论对曲论之影响[J].求索,2010(7):181-183. 被引量:2
-
6董芬芬.试论春秋外交辞令的文学地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0-148. 被引量:1
-
7黄蓓.“花雅之争”与戏曲音乐体制的转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64(5):138-144. 被引量:1
-
8刘少坤.南北曲“衬字”考论[J].戏曲艺术,2014,35(3):34-38. 被引量:2
-
9周维培.一种独特的曲论形式——读贾仲明为《录鬼簿》增补的挽曲[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6,23(4):74-80.
-
10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史的逻辑发展[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0(3):98-105.
同被引文献23
-
1许金榜.《长生殿》的艺术结构[J].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3,28(3):72-77. 被引量:4
-
2张阿利.《桃花扇》结构新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7(3):44-48. 被引量:1
-
3李万钧.从比较文学角度看李渔戏剧理论的价值[J].文艺研究,1996(1):62-71. 被引量:6
-
4漆以凯.对新生的呼唤──《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解读[J].国外文学,1996(1):35-42. 被引量:10
-
5杨毅.试析古典戏曲结构的叙述性[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2):66-69. 被引量:5
-
6孙福轩.叙事为本:李渔“宾白”新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92-96. 被引量:5
-
7陈敏.论孔尚任《桃花扇》的艺术结构[J].中国文学研究,2005(4):102-104. 被引量:3
-
8[5]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
9[1]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
10[2]王骥德.曲律·论章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引证文献9
-
1闫琦.《汉宫秋》艺术结构简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7):77-78.
-
2孙永,王丽丽.试论李渔戏剧结构论的美学意义[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1):42-45. 被引量:1
-
3刘宏.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审美特征[J].电视研究,2006(6):76-77. 被引量:4
-
4王佳磊.李渔戏曲结构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2):92-96. 被引量:2
-
5孙永,王爱君.美学视域中的李渔戏剧结构论[J].宜宾学院学报,2008,8(9):6-8.
-
6范红娟.二十世纪传奇戏曲结构研究的历史回顾[J].戏曲艺术,2008,29(4):31-36. 被引量:3
-
7吴艳萍.以叙事为中心的戏曲文学观——试论李渔戏曲理论的叙事性[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19-23. 被引量:3
-
8周相国.论李渔戏曲理论的“结构”观[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5):63-64. 被引量:1
-
9田良斌,苏博雅.浅谈李渔的戏曲结构论在小说中的运用——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7):167-170.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毛攀云.论李渔戏曲创作的理论自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56-157. 被引量:2
-
2刘晓荣,张超.李渔戏剧美学对当代室内设计的意义[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2(1):49-51.
-
3刘宇清.叙事元素在韩国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J].文史博览(理论),2012(10):21-25. 被引量:11
-
4宋浩然.韩国综艺节目的成功之处[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4):130-130.
-
5陈宜芳.移植与改造: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的中国电视综艺走向之思考[J].东南传播,2015(6):98-100. 被引量:3
-
6李国栋.论《桃花扇》的叙事结构[J].四川戏剧,2015(12):90-96. 被引量:7
-
7刘二永.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理论研究述论[J].戏曲艺术,2016,37(4):66-71.
-
8赖星禧.以故宫的美学特征来阐释明清传奇结构美[J].戏剧文学,2017,0(9):144-148.
-
9黄诗娴.韩国热播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研究[J].传媒论坛,2020,3(19):117-118. 被引量:1
-
10樊一漫.李渔戏曲理论的叙事性研究[J].戏剧之家,2022(14):34-36.
-
1康小芬.论李渔的戏曲结构意识在《慎鸾交》中的体现[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2):172-172.
-
2彭异静.韩剧对李渔戏剧理论的实践[J].文史博览(理论),2008(2):29-30.
-
3马俊青.论书法形象[J].神州,2011(04X):30-31.
-
4蔡洞峰.李渔戏剧结构论的美学意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7(1):79-81.
-
5翰墨珠联 书画璧合——与张旭光、乙庄伉俪的对话[J].东方艺术,2008,0(4):140-169.
-
6刘骁纯.结构第一[J].美术向导,2013(2):16-18. 被引量:1
-
7郎云,王博学.《国徽》影片分析[J].当代电影,2013(8):67-69.
-
8蒋尧尧.后谍战热时代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文本叙事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130-131. 被引量:1
-
9一峰.关于李翁的“结构第一”——戏曲编剧理论漫笔[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7(3):105-118.
-
10彭志敏.关于整体序列主义和布列兹的《结构第一号》[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4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