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陕西气象》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同被引文献46
-
1卢民华.谈一字线与半字线用法上的区别[J].黑河教育,2003(4). 被引量:2
-
2李学军,王小龙,白兰云,马丽.地学领域几个常见量符号的规范使用[J].编辑学报,2004,16(4):264-265. 被引量:8
-
3倪东鸿,马奋华,王小曼.大气科学类论文的撰写、投稿和修改[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27(5):707-716. 被引量:6
-
4马合成,张进,耿玉敏.谈谈科技论文中数量词的用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118-120. 被引量:2
-
5李学军.对《地球科学量和单位规范使用辨析》一书中有关问题的讨论[J].编辑学报,2005,17(3):192-194. 被引量:5
-
6李学军.词头与单位组合使用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72-574. 被引量:2
-
7吴厚松.a——国内一个不恰当的时间符号[J].科技术语研究,2005,7(4):44-47. 被引量:1
-
8马奋华,倪东鸿,王小曼.中英文破折号、连接号用法异同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324-327. 被引量:9
-
9罗季重.常用量和单位使用错误解析[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1):77-79. 被引量:2
-
10董琳.科技论文中数字、量及单位符号的规范用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10):638-63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乔旭霞.气象科技论文中时间的表示方法[J].陕西气象,2009(6):42-43.
-
2王淑云,韩鹏.地学书刊中“第三纪(系)”的编辑加工方法探讨[J].科技与出版,2014(12):59-61.
-
3高维英,李明,乔旭霞,林杨.《陕西气象》天气分析类稿件存在问题分析[J].陕西气象,2016(4):42-44.
-
4刘瑷瑄,王传泰.地质科技期刊论文插图编绘规范化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16,31(4):616-622. 被引量:3
-
1田占敏.英语词汇的误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8):357-358.
-
2张艳琴.对If条件句用法错误的分析(英文)[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2):89-89.
-
3柏建民.Welcome用法错误知多少[J].英语辅导(初三年级),2001(7):26-26.
-
4李慧,郑航,陈艳华.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V_单+X”语块使用情况及其偏误类型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2-78. 被引量:3
-
5徐建平.气象论文的撰写格式及要求[J].广东气象,2005,27(2):31-33. 被引量:2
-
6程林仙.气象论文的写作与发表[J].陕西气象,2003(6):28-30. 被引量:2
-
7李耀先,覃峥嵘.撰写气象论文的几点注意事项[J].广西气象,2004,25(4):53-55. 被引量:13
-
8杨新焕.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语语法教学[J].长治学院学报,2011,28(6):104-106.
-
9上海同“中式英语”开战[J].今天(双语时代),2009(10):10-10.
-
10柏建民.“Welcome”用法错误浅析[J].大学英语,2002(5):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