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闽南方言“仔”缀的语法化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系统分析比较法,通过共时、历时等多维考察,着重探析闽南方言重要语缀'仔'语法化的历程及其机制。初步考证了'仔'缀形成和发展的大致时段,'仔'缀的本字和'仔'音虚化演变的主要动因。旨在揭示闽南方言'仔'缀及'仔'缀词发展演变的深层规律。
作者
杨秀明
机构地区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方言学报》
2015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关键词
闽南方言
“仔”缀
系统考察
分类号
H177.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06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李如龙.
闽语的“囝”及其语法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1-8.
被引量:23
2
沈家煊.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1):2-8.
被引量:737
3
张振兴.
闽语及其周边方言[J]
.方言,2000,22(1):6-19.
被引量:34
4
林华东.
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源与流[J]
.中国语文,2001(5):446-453.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张光宇.
东南方言关系综论[J]
.方言,1999(1):33-44.
被引量:41
2
郑懿德.
福州方言的“有”字句[J]
.方言,1985,7(4):309-313.
被引量:28
3
张振兴.
闽语的分区(稿)[J]
.方言,1985,7(3):171-180.
被引量:24
4
黄典诚.
闽语人字的本字[J]
.方言,1980,2(4):312-313.
被引量:8
5
刘晓南.
从宋代福建诗人用韵看历史上吴语对闽语的影响[J]
.古汉语研究,1997(4):31-35.
被引量:9
6
卢海鸣.
六朝时期南京方言的演变[J]
.南京社会科学,1991(2):28-30.
被引量:4
7
黄雪贞.
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J]
.方言,1988,10(4):241-246.
被引量:38
8
黄典诚.
闽语的特征[J]
.方言,1984,6(3):161-164.
被引量:23
9
余伯禧.
闽语里的一些古方言词[J]
.韶关学院学报,1983(Z1):83-89.
被引量:1
10
罗杰瑞.
江山方言中类似闽语的成分[J]
.方言,1990(4):7-10.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806
1
国道平.
凭借类句式的多角度研究——以“就凭X,Y”为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40(4):28-38.
2
蒋春丽,徐琳,李翔宇.
中外大学生英语写作语篇连贯的微观比较[J]
.现代英语,2021(21):100-102.
3
刘明欣.
语言象似性视域下翻译研究——以《诗经》英译为例[J]
.现代英语,2020(16):63-65.
被引量:1
4
荣晶,丁崇明.
汉语方言名词构词法的选择与制约[J]
.中国方言学报,2019(1):152-168.
被引量:1
5
崔山佳.
奉化方言的名词小称后缀“细”——兼及其他方言的“崽”“仔”“囝”等[J]
.中国方言学报,2019(1):73-84.
被引量:1
6
廖巧云,翁馨.
体认语言学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的互动关系探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31(1):53-61.
7
王雅静.
副词“才”的语义统一及认知研究[J]
.汉字文化,2024(5):49-53.
8
黄婧.
镜像事件句的信息特征与句式选择[J]
.汉语学习,2021(2):104-112.
9
吴勇,徐隽.
立场表达视域下的汉语附加句问答不对称语用分析[J]
.大连大学学报,2023,44(1):59-67.
10
李润轩.
认知象似性视角下的《诗经》英译策略研究[J]
.现代英语,2021(16):75-78.
同被引文献
82
1
崔山佳.
奉化方言的名词小称后缀“细”——兼及其他方言的“崽”“仔”“囝”等[J]
.中国方言学报,2019(1):73-84.
被引量:1
2
庄初升.
湘、赣方言与“儿子”义名词相关的后缀[J]
.方言,2021(1):1-12.
被引量:9
3
陈汉初.
潮汕民间亲属称谓浅探[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S1):81-85.
被引量:1
4
李如龙.
闽语的“囝”及其语法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1-8.
被引量:23
5
施其生.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J]
.语文研究,1996(3):43-47.
被引量:11
6
林宝卿.
漳州方言词汇(二)[J]
.方言,1992(3):230-240.
被引量:6
7
梁玉璋.
福州方言的“囝”字[J]
.方言,1989(3):213-215.
被引量:8
8
素虹.
亲属称谓的特殊现象[J]
.汉语学习,1991(6):39-40.
被引量:6
9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161-169.
被引量:547
10
林寒生.
从方言词汇透视闽台文化内涵[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4(4):107-11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汤畅,林华勇.
闽方言语法化研究综观[J]
.辞书研究,2020(2):70-82.
被引量:1
2
付义荣.
闽南农村方言词汇变化研究[J]
.中国语言战略,2023,10(2):189-201.
3
付义荣,柯月霞.
闽南农村父母称谓变异研究——以漳州市流岗村为例[J]
.中国语言战略,2019,0(1):49-58.
4
刘欣婕.
武夷山方言后缀“仔”的用法探究[J]
.国学(汉斯),2024,12(1):21-26.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肖珊,廖雅璐,徐成慧.
汉语语义地图研究的回顾与前瞻:2003~2021[J]
.现代语言学,2021,9(5):1334-1344.
1
张谊生.
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2):3-12.
被引量:95
2
肖青青.
嵌“有”字成语多维考察[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34(5):64-67.
3
吴继峰.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J]
.海外华文教育,2013(3):271-275.
被引量:1
4
许燕.
多维考察“脚”的隐喻和转喻[J]
.才智,2015,0(3):278-279.
5
钱爱华.
汉语重叠现象于篇章中的多维考察——以《荷塘月色》为例[J]
.语文建设,2016,0(10Z):1-2.
6
杜可风.
容器隐喻视角下“X进去,Y出来”构式多维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5):87-89.
7
王建莉.
《尔雅》复合词的特点[J]
.语文研究,2004(4):38-41.
被引量:1
8
周冬霞,黄婉梅.
现代汉语副词“一概”的多维考察[J]
.时代教育,2011(1):268-269.
9
李红兵.
语言学视域下汉译病句“我下次还不干了”的多维考察[J]
.吕梁学院学报,2016,6(1):26-28.
10
张丽丽,黄婉梅.
现代汉语范围副词“一律”的多维考察[J]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2):101-105.
被引量:3
中国方言学报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