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梅赜《尚书》古文真伪管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原出于东晋梅赜所传,它经过唐代学者的集体讨论、严格考订。可是,自从南宋吴棫提出异议,后又经明代梅鷟,清代的阎若璩考证之后,这部《尚书》的古文部分,从此被戴上了“伪书”的帽子。又据说,“铁证如山,已成定案”了。《尚书》古文部分的真、伪之争,可以上溯到汉代,原只是出于今文经学派的宗派情绪。从晁错奉诏受学于济南伏生,归来被任为博士起,今文经逐步立于学官,读经成为读书人进入官僚阶层的一条道路,于是,他们把伏生所传的二十八篇《尚书》,看作独自享用的、敲开富贵大门的砖头之一,任何人对《尚书》佚文的任何发现,都会被他们视作异端,
作者 黄肃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55-59,共5页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