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2002年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的规模、结构等总体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为对外经济分析和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应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在入世后的第一年——2002年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了较全面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启示。
作者
邓超
赵玉旭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出处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关键词
国际收支
比较分析
启示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许宪春.
中国国际收支差额分析[J]
.金融研究,2001(3):68-77.
被引量:15
2
江小涓.
2001年外商对华投资分析及2002年前景展望[J]
.管理世界,2002,18(1):27-34.
被引量:22
3
王月溪.
解读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调整方向及政策建议[J]
.管理世界,2003,19(4):26-32.
被引量:26
4
李金珊 郭敏.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得失[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35).
5
邓超.金融理论与实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外经贸部外资司.2001中国外资统计[M].-,2001..
2
外经贸部外资司.-[J].外资动态,2001,(101).
3
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9世纪发展报告,中译本[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5
余永定.
关于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几个问题[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10):18-23.
被引量:54
6
宋文兵.
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1987—1997[J]
.经济研究,1999,34(5):39-48.
被引量:195
7
许宪春.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J]
.统计研究,1999,16(9):23-27.
被引量:6
8
李庆云,田晓霞.
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重新估算:1982—1999[J]
.金融研究,2000(8):72-82.
被引量:93
9
我国2001年外债形势分析——访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长王雅范[J]
.中国外汇管理,2002(6):19-1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9
1
杨金文.
逆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国际收支变化[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4):209-210.
2
李晴.
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给经济带来的弊端及其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06(2):47-50.
被引量:14
3
杨振宇.
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制度因素研究[J]
.社科纵横,2007,22(10):37-38.
被引量:1
4
彭莉莉.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缩小国际收支顺差的策略[J]
.商业经济,2004(11):45-46.
5
刘骏.
后经济危机时代人民币的挑战和策略[J]
.中国外资,2013(16):60-60.
6
何庆生.
居民储蓄增长的金融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10):44-45.
7
史自力.
跨国公司本土化:挑战与对策[J]
.中州学刊,2005(2):70-73.
被引量:12
8
陈华越,刘俊菊.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与协调国内货币政策[J]
.商业经济,2005(3):3-7.
被引量:3
9
张少华.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原因与化解之道——一个基于金融抑制和金融发展的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2005(5):235-237.
被引量:19
10
李庆.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探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05(12):35-3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毛中根,段军山.
FDI投资收益汇出与潜在国际收支危机的理论及经验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05(3):45-51.
被引量:31
2
邱立成,于李娜.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77.
被引量:32
3
陈湛匀.
中国资本账户实证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16-23.
被引量:3
4
邵学言,吴琼.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政策措施——基于投资发展路径理论对我国的实证研究[J]
.价值工程,2006,25(5):13-15.
被引量:1
5
马杰.
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回顾与分析[J]
.华南金融研究,2002,17(5):42-45.
被引量:3
6
毛中根,段军山.
基于外汇储备角度的对外直接投资[J]
.亚太经济,2004(2):47-5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邓超,王翔.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J]
.财务与金融,2009(1):14-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初升.
浅析国际直接投资不对称下的中国对外投资收益问题[J]
.中国商界,2009(10):96-96.
被引量:1
2
金赛美.
中国企业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良性发展探析[J]
.求索,2011(3):38-39.
1
李莹,刘丽烨.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J]
.时代金融,2015(17).
被引量:1
2
李鸿林.
哈萨克斯坦向优先发展经济领域的投资者提供优惠和特惠条件的规则[J]
.中亚信息,2000(8):19-19.
3
曾繁英.
试从国际收支角度诠释积极的财政政策[J]
.经济师,2001(5):120-120.
被引量:1
4
刘颖.
浅析人民币货币超发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4):47-47.
被引量:1
5
焦桂梅.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J]
.硅谷,2009,2(8):180-180.
被引量:1
6
孙力舟.
苏联:大萧条中的大赢家[J]
.共产党员,2009(1):57-57.
7
左大培.
对外经济政策不摆姿态[J]
.科技与企业,2003(8):6-8.
8
张宁.
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深意[J]
.财经,2009,0(26):111-111.
9
真家阳一.
中国正从引进外资国变为进军海外国[J]
.海外经济评论,2007(33):27-29.
10
莫志成.
试论我国涉外税收法制的完善[J]
.江海学刊,1988(3):56-60.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