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邻避冲突日益增加并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邻避冲突的发展和演化过程,并对其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进行分析。首先,邻避冲突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邻避冲突的初始阶段,主要体现在一些分散性的小规模的公众邻避诉求;第二个阶段是冲突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抗议垃圾焚烧厂和PX项目为核心的邻避行动。其次,从公众利益、政府决策、政治制度和社会稳定四个维度对邻避冲突功能的分析表明,其消极功能的核心原因在于邻避行动的非制度化特征,公众未能有效地被吸纳进政治系统。因此,克服其消极功能的思路是将冲突解决内在化和制度化,即通过合理的公众参与、平等协商、市场化的利益补偿等将外化表现的冲突行为转变为规则内的有序解决。
出处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5年第1期24-33,共10页
Research on Public Complaint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 Problems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北京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原因、特征及其对策研究”(13KDB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