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1期35-36,共2页
Studies in Culture and Art
同被引文献11
-
1姜宝海.论戏曲唱腔结构分析[J].中国音乐,1999(2):47-51. 被引量:3
-
2李丽.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异名[J].中国音乐,1998(2):40-40. 被引量:1
-
3叶开沅,张世尧,黄吉士.浙江乱弹源流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2(3):33-38. 被引量:2
-
4刘国杰.论段式[J].中国音乐,1986(4):34-36. 被引量:2
-
5傅谨.婺剧:腔调与剧种[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2(1):20-31. 被引量:11
-
6张敏桦.曲牌《三五七》的结构、演奏形式与渊源探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28(2):86-88. 被引量:4
-
7杨和平.处州乱弹活态现状研究[J].中国音乐,2013(4):74-77. 被引量:4
-
8程郁.处州乱弹及其唱腔音调研究[J].中国音乐,2015(4):224-227. 被引量:3
-
9黄吉士.浦江乱弹源流及其发展[J].文化艺术研究,1996(1):91-94. 被引量:1
-
10吴美明,吴拥军.浦江乱弹:八婺高歌[J].浙江画报,2010,0(5):22-27. 被引量:1
-
1张海江.戏曲司鼓的认识和实践[J].文化艺术研究,1998(6):54-55.
-
2蒋国基.赵松庭笛曲赏析(二)[J].乐器,2002(6):74-75.
-
3宋伟.豫剧的风格[J].中国教师,2008(13):57-59. 被引量:3
-
4沈小川.二凡的故事(四)[J].中华少年,2005,0(11):15-15.
-
5沈小川.二凡的故事 一个上进de生日[J].中华少年,2005,0(12):12-12.
-
6田逢俊,朱嘉琪.朋友莫后退[J].音乐世界,1992(10):30-30.
-
7张佩.张佩一首[J].词刊,2011(2):43-43.
-
8汪家惠.继承与发展──关于婺剧音乐创作的几点探索[J].文化艺术研究,1996(1):45-46. 被引量:1
-
9谢寒.赵松庭浙派竹笛曲的创作特点——以《二凡》、《三五七》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10):193-196.
-
10陈浩.绍剧板胡托腔艺术初探[J].戏文,2007(1):9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