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竹笛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早在9000多年前河南的贾湖遗址,便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骨笛。贾湖骨笛的外形与现在我们大家熟知的竹笛相似,有五孔、六孔和七孔之分,能够演奏中国传统的五声、六声和七声调式。竹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也吸收了不少传统文化的气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写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见竹笛自古也是文人雅士用以抒发情怀的乐器。中国的音乐在近些年发展的尤其迅速,并且与西方的音乐相融合,出现了谭盾等新一代风格独特的作曲家。民乐也是如此。竹笛一些现代派作品,例如《苍》等出现并掀起一股练习狂潮。人们慢慢把注意力放在新时代的作品上而忽略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特征。新古典主义是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等人提出来的概念,他们提倡"回到巴赫",采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因此形成新古典主义。在法国,萨蒂和六人团也提出新古典主义的口号。他们提倡回归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中国音乐的发展虽然越来越西化,但是有一些作品也体现出了中国新古典主义的倾向。本文将以竹笛作品为例,分析中国的新古典主义。
出处
《戏剧之家》
2014年第2期56-57,共2页
Home 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