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12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71,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7
-
1陈良和.对高职学生专升本“热”的“冷”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47-50. 被引量:2
-
2李晓丹,张少林.PBL: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1):88-90. 被引量:131
-
3孙华峰.医学成人“专升本”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4(3):26-27. 被引量:2
-
4陈明昆.师范类“专升本”函授教学计划的建构性分析[J].成人教育,2004,24(7):48-49. 被引量:1
-
5张凤茹.浅谈成人脱产专升本教育[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5):91-94. 被引量:1
-
6高军武,左军.弹性学制下成人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J].中国成人教育,2004(8):50-51. 被引量:2
-
7徐晶.试论高等院校专升本后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5(4):122-124. 被引量:1
-
8李子华.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7):67-69. 被引量:15
-
9罗国全.“专升本”教学:问题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20-121. 被引量:6
-
10潘懋元,肖海涛.论我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基于专升本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7):36-39.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12
-
1黄旭广,龙晓虹.基于学分制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研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6(6):133-135.
-
2邵海燕.我校医学专升本教学质量管理的经验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3):43-45.
-
3袁实.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建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6-8. 被引量:19
-
4李巧新,刘霞.针对成人特点,提高医学专升本病理学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144-144. 被引量:2
-
5崔仲远,王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91-93.
-
6曾文艺,范继芳.探析成人“专升本”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设置课程应遵循的原则[J].成人教育,2012,32(6):4-8. 被引量:3
-
7陈熙.山东省专升本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4):44-46. 被引量:4
-
8尤卫玲,王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专升本教学优化设计[J].管理观察,2016(14):91-93. 被引量:3
-
9刘娜娜.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专升本”问题探析[J].商业文化,2012,0(A03):255-255. 被引量:2
-
10杨彬权.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专升本教学研究[J].法制博览,2017(25):287-288+2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9
-
1张凤仙.法学专升本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31):248-250.
-
2范文亮,姚海燕.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升本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分析——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100-102.
-
3崔世文.专升本公共英语辅导教学的实践模式[J].大家,2012(18):144-145.
-
4游丽.高职高专“专升本”班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09(19):33-33. 被引量:1
-
5孙江.我国专升本问题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9):25-28. 被引量:23
-
6柳海荣,祝永慧.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调查报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0-10.
-
7徐昉,刘琼.新形势下周末专升本急诊医学教学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67-468.
-
8吴玉龙,程梅,杜镇镇,李波清.全日制专升本药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4):2739-2742. 被引量:3
-
9罗丹,黄少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考生考试动机调查与思考——以2012年“专插本”考生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42-46.
-
10王瑞丰,沈晓平.对我国高等院校“专接本”教育模式的反思[J].学术探索,2012(11):182-185. 被引量:6
-
1王珊.化学专业“专升本”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3):70-72.
-
2赵玉梅,杨进钊.关于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5(20):226-227. 被引量:3
-
3付洁.混合式学习在专升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24-25. 被引量:2
-
4鲁双清.中学教师专升本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原则在实践中的现状分析[J].当代继续教育,1999,29(S1):64-67.
-
5李晋林,陈燃进.“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升本”个案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4(5):49-51. 被引量:4
-
6宋志勤,叶晓力.英语专业“专升本”教学情况调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5(4):45-48.
-
7郝建民.专升本教学的理论摸型和实践摸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0(2):34-36. 被引量:5
-
8陆瑜芳.浅议办公室工作计划的制订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46-47.
-
9高军,司马中文,李志永,赵国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制订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26-128. 被引量:3
-
10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2013(4):21-23. 被引量: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