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证券承销市场中券商违规失信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证券承销市场中券商的各种违规失信行为 ,并从信息不对称、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股权结构、激励机制以及监管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证券承销市场券商违规失信行为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证券承销市场中券商行为的政策性建议。
作者
刘江会
宋瑞波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
天同证券投资银行部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24,共9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金
中国证券业协会2003年度课题项目之一<中国证券承销市场券商信誉问题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中国
证券承销市场
券商
违规失信行为
信息不对称
竞争过度
内部治理结构
监管
市场进入
信息披露制度
退出机制
内部激励机制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2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6
参考文献
4
1
钱颖一.
激励与约束[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5):7-12.
被引量:159
2
孟辉,鲁再平.
证券公司违规行为[J]
.资本市场,2002(8):69-71.
被引量:1
3
魏后凯.
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分析[J]
.管理世界,2002,18(4):63-71.
被引量:63
4
姚秦.
中国证券业的集中度:现状、成因及趋势[J]
.改革,2003(1):72-7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秦海.
对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实证分析[J]
.改革,1996(5):81-90.
被引量:34
2
盛斌.
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J]
.经济研究,1996,31(8):62-70.
被引量:20
3
植草益.《产业组织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4
植草益.《产业组织论》,筑摩书房,第179页,1982年.
5
Bain, J. S, 1951, Relation of profit rate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5,293 - 324,
6
Demsetz, H. , 1973, 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6, 1 - 9.
7
Peltzman, S., 1977,The gains and losses from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0,229-63.
8
[美]肯尼斯·W·克拉克森,罗杰·勒鲁瓦·米勒.《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9
Joe S. Ba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10
越后和典.《工业经济—产业组织论》,密涅瓦书房,1983.
共引文献
232
1
程虹,张力伟.
营商环境对企业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21(5):165-169.
被引量:15
2
余渡,逯东,杨丹.
企业创新与原始股激励——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21(12):136-148.
被引量:2
3
郑春芳.
略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适用性——基于市场结构视角[J]
.经济问题,2008(7):31-35.
4
罗安丹.
浅论国有企业约束机制[J]
.财经科学,2003(S1):347-348.
被引量:1
5
贺嬿敏,许强,贺慈浩.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微观运行机制分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95-200.
被引量:1
6
孙麟.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组织研究[J]
.当代经济,2012,29(20):72-74.
7
向祥华,吕昌会.
股票期权激励与传统激励方式的比较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7):146-153.
被引量:5
8
张超.
建国以来我国辖区政府间的竞争[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6(3):35-39.
9
王力虎,盛昭瀚.
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有形市场的演变趋势[J]
.预测,2004,23(5):35-38.
10
吴照云.
航天产业结构及其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差异性分析[J]
.当代财经,2004(10):67-7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53
1
原红旗,黄倩茹.
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预测评级比较研究[J]
.中国会计评论,2007,5(3):285-304.
被引量:103
2
游士兵,吴圣涛.
中国证券违法犯罪的实证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1(6):16-20.
被引量:33
3
刘江会,尹伯成,易行健.
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6(3):9-16.
被引量:36
4
刘煜辉,熊鹏.
股权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国IPO抑价[J]
.经济研究,2005,40(5):85-95.
被引量:284
5
黄春铃.
证券监管效率和承销商声誉——基于南方证券“麦科特事件”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5,21(7):129-138.
被引量:27
6
李维安,张国萍.
公司治理评价指数:解析中国公司治理现状与走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9):58-64.
被引量:24
7
郭泓,赵震宇.
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6,22(3):122-128.
被引量:150
8
陈同浩,滕春强.
博弈论视角的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研究[J]
.价值工程,2006,25(11):163-166.
被引量:2
9
黄春铃,陈峥嵘.
IPO市场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检验[J]
.证券市场导报,2007(2):19-25.
被引量:32
10
尹蘅.
中国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1):43-4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4
1
王化成,陈占燎,欧阳才越,王欣.
证券公司上市可以提高IPO企业市场表现吗?[J]
.管理评论,2021,33(3):3-13.
被引量:3
2
杨万东.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8):75-79.
被引量:2
3
朱晓艳,刘江会.
证券承销商的经济学分析——基于非对称信息理论[J]
.投资研究,2005(3):34-38.
4
刘江会,尹伯成,易行健.
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6(3):9-16.
被引量:36
5
黄春铃.
证券监管效率和承销商声誉——基于南方证券“麦科特事件”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5,21(7):129-138.
被引量:27
6
杨尚伟.
中国股市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关系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3):82-84.
被引量:1
7
陈同浩,滕春强.
博弈论视角的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研究[J]
.价值工程,2006,25(11):163-166.
被引量:2
8
黄建欢,曾爱婷.
产权制度与市场结构:对中国证券业的实证考察[J]
.南方金融,2007(4):48-50.
被引量:2
9
熊正德,郭艳梅.
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机理、缺失动因与路径[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3):71-75.
被引量:10
10
淦晓磊,张群.
基于“公共利益监管理论”两个假设修正提出的政府监管有效性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09(4):214-215.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96
1
王化成,陈占燎,欧阳才越,王欣.
证券公司上市可以提高IPO企业市场表现吗?[J]
.管理评论,2021,33(3):3-13.
被引量:3
2
陈伟.
我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效率比较研究[J]
.时代金融,2008,0(12):32-34.
3
“以人为本”治理沙漠[J]
.瞭望,2002(40):21-22.
4
刘江会.
声誉与证券承销商的声誉:一个文献回顾[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3):38-43.
被引量:4
5
黄春铃,石桂峰.
证券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关联性研究[J]
.经济经纬,2006,23(5):116-119.
被引量:1
6
陈同浩,滕春强.
博弈论视角的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研究[J]
.价值工程,2006,25(11):163-166.
被引量:2
7
黄春铃,陈峥嵘.
IPO市场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检验[J]
.证券市场导报,2007(2):19-25.
被引量:32
8
尹蘅.
中国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1):43-49.
被引量:2
9
傅昌銮.
浅议资本市场的各种信号传递理论[J]
.经济师,2006(8):16-16.
被引量:1
10
张白.
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有效监管[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27-33.
被引量:1
1
刘江会.
论“利益冲突”与银行的混业经营[J]
.投资研究,2003(1):40-42.
被引量:1
2
刘江会,宋瑞波.
规范我国证券承销市场券商行为的政策性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04(23):25-26.
3
李艳虹,王聪.
美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对证券承销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
.国际金融研究,2003(11):52-58.
被引量:4
4
王参合,胡毅.
论对我国证券商的监管[J]
.金融经济学研究,1999,27(2):46-47.
5
宋瑞波.
投资银行声誉评价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探索[J]
.中州学刊,2004(4):58-60.
被引量:2
6
国内财经[J]
.经济导刊,2006(4):6-9.
7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进军证券承销市场[J]
.经贸导刊,2000(11):47-47.
8
覃发艳.
县域金融安排的实证研究[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6(4):23-25.
9
黄瑞芬,田光慧.
我国银行业适度并购的路径选择[J]
.商业时代,2006(29):63-64.
10
冀静.
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及控制[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4):11-13.
被引量:2
管理世界
200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