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35-37,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06
-
1田晓伟,彭小桂.在线教育服务行业资本化进程审思[J].教育发展研究,2020(9):15-21. 被引量:7
-
2舒文,赵安东.论教育的政治属性和生产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1981,7(2):16-21. 被引量:1
-
3韩骅.高校政府市场——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1996,17(8):34-39. 被引量:16
-
4张宝明,王凌.云南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128-132. 被引量:2
-
5李进才,邓传德,范雄飞.运用资本市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认识、观念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4(6):23-26. 被引量:11
-
6邢建华.民间资本与民办教育的结合之道探析[J].兰州学刊,2004(4):286-287. 被引量:3
-
7王勇,杜学元.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6(3):10-15. 被引量:4
-
8吴文洁,蔡靖斐.对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探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4):26-30. 被引量:2
-
9阙海宝,杜伟,黄玉祥.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分析[J].江苏高教,2004(6):46-49. 被引量:13
-
10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J].经济研究,1994,29(10):54-58.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17
-
1蒋广庭.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4):186-187. 被引量:1
-
2高晓杰.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及特征[J].江西教育科研,2005(7):29-32. 被引量:3
-
3樊明成.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与市场的关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0-12.
-
4唐卫民.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问题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31-34. 被引量:3
-
5陈新民.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132-133. 被引量:10
-
6刘海林,陈新民.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130-132. 被引量:3
-
7王雪琴.教育股份制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7(7):21-22.
-
8王旭,于春艳.关于我国民营教育集团发展战略的再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21-23.
-
9贺坤,龚新蜀.新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绩效分析[J].经济视角,2010,29(1):24-26.
-
10王新.构建民办高校融资渠道的创新模式[J].当代经济,2010,27(5):92-9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35
-
1谢明杰,陈茜,王倩,谢鲲鹏.强化微生物发酵工程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39-141. 被引量:16
-
2梁文文.民办高校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4(18). 被引量:1
-
3孔颖,梁克荫.2007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8(3):5-13. 被引量:9
-
4王亮亮,刘耀龙,张爱国.山西师范大学校园(一校区)功能分区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109-112. 被引量:3
-
5孔颖,梁克荫.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2007年度报告[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6):18-25. 被引量:2
-
6郭彪,许静.试论我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34-36.
-
7莫玉婉.美国政府对私立营利性高等教育的管理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0):90-93. 被引量:5
-
8张迪.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195-197. 被引量:3
-
9许平彩,叶陈毅,魏玮.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0(10):168-170. 被引量:26
-
10刘小清,韦彦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多元化筹资渠道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7):162-164. 被引量:3
-
1邱谦.危机介入模式在学校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J].社会工作,2010(5):37-40.
-
2王韬,高岩.浅析小组工作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介入模式[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466-466. 被引量:2
-
3田罗银.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学理论,2012(31):267-268. 被引量:1
-
4刘琳,杨乐,方睿.浅析危机介入模式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现实可塑性[J].读书文摘(中),2016(10):85-86.
-
5王兰娟.独立学院辅导员介入思政课教学提高工作效度初探——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J].俪人(教师),2014(17):103-104.
-
6宋燕萍.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8):95-96. 被引量:3
-
7董彦,李颖.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研究性学习新探[J].计算机教育,2010(4):100-103. 被引量:3
-
8李龙军.温故创新:我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J].学理论,2012(26):40-42. 被引量:2
-
9施坚.优势视角在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中的介入[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20(4):70-73. 被引量:8
-
10胡锐.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介入”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4):66-6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