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豆高产高效农艺措施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测得参数 ,建立了大豆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的数学模型 ,解析了播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等主要因子间相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 ,提出了高产高效栽培最佳农艺措施 。
作者
王洪芳
赵兴宝
机构地区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东校区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1048-1049,1051,共3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大豆
高产高效
数学模型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郝欣先,蒋惠兰,吴建军.
山东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演进和遗传型特征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0,32(2):4-7.
被引量:20
2
徐中儒.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式的研究.东北农学院学报,1985,(1):11-1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卢曾辉.
夏大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J]
.农业科技通讯,1989(5):10-11.
被引量:1
2
吴建军,郝欣先,蒋惠兰,高建韦.
北方夏大豆品种高产基因型特征分析[J]
.大豆科学,1995,14(1):1-6.
被引量:5
3
董钻,董加耕,裘碧梧.
东北地区大豆早熟品种主长发育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的探讨——Ⅰ 东北地区大豆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的若干特点[J]
.大豆科学,1990,9(4):265-270.
被引量:15
4
莫惠栋 胡雪华 等.玉米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1984,11(4):270-275.
5
郝欣先.关于北方夏大豆株型结构问题研究报告[J].大豆科学,1983,2(1):49-57.
6
郝欣先 等.北方夏大豆高产性状结构剖析[J].大豆科学,1987,6(1):11-19.
7
孟庆喜 等.不同生态条件对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J].东北农学院学报,1981,3:15-21.
8
杨庆凯 等.大豆粒茎比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研究[J].东北农学院学报,1981,1:51-56.
9
马玉贵.大豆杂种F2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通径分析[J].遗传,1983,5(4):16-19.
共引文献
19
1
费志宏,谢甫绨,朱洪德,张军.
黑龙江省中熟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06-109.
被引量:3
2
费志宏,谢甫绨,朱洪德,张军.
黑龙江省早熟大豆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进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1):7-9.
被引量:1
3
赵团结,盖钧镒,李海旺,邢邯,邱家驯.
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9-37.
被引量:139
4
费志宏,谢甫绨,朱洪德,张军.
黑龙江省早熟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21-24.
被引量:8
5
崔文生,赵恩海,李继存,赵云,杨旭,杨奉华,郭来地.
大豆杂交后代荚数、粒数变异系数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3):26-27.
6
丁雪丽,谢甫绨,王海英,王智权,谢志涛,STEVEN SK Martin.
中美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65-568.
被引量:5
7
费志宏,朱洪德,张军.
黑龙江省中熟大豆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进的研究[J]
.中国种业,2007(3):37-38.
被引量:1
8
蔡利柱.
大豆不同世代荚·粒数变异系数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84-3585.
9
胡国玉,张磊,张丽亚,黄志平,李杰坤,胡晨.
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及适应性初探[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3):448-452.
被引量:4
10
马小娟,李贵全,马宏飞,郭数进.
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分析[J]
.大豆科学,2012,31(1):38-4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8
1
罗振武 ,魏运谦 ,张文忠 .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J]
.吉林农业,2004(8):10-11.
被引量:3
2
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戴瓯和,胡晨,张磊.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4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46-647.
被引量:19
3
何景新,王永锋,张跃进.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54-654.
被引量:6
4
冷锁虎,左青松,戴敬,喻义珠.
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38-44.
被引量:37
5
李瑞兰,吴艳平,孙文军,宿庆瑞.
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在高蛋白大豆施肥中的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3):24-26.
被引量:3
6
张丽辉,林荣辉,林国强.
春大豆福豆310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2):20-21.
被引量:1
7
王洪伦,张传珂,王侠礼,许洪三,林增旺,丁原书.
大豆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的研究[J]
.中国油料,1994,16(2):32-34.
被引量:11
8
林国强,张轼,滕振勇,陈双龙,陈志雄.
高蛋白大豆福豆234的选育及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J]
.福建农业学报,2005,20(2):69-73.
被引量:12
9
丁洪,郭庆元.
氮肥对不同品种大豆氮积累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5,26(1):18-21.
被引量:51
10
林国强,林荣辉,胡润芳,李爱萍.
高蛋白春大豆品种福豆310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4):412-41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王登琪,朱东安,宋战胜,薛旗,范小九,许战文,高鑫.
大豆新品种神豆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2):90-91.
2
聂淑艳.
高纬寒地黑土区大豆高产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15-115.
被引量:1
3
唐永晖.
菜用大豆毛豆3号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5):718-722.
被引量:3
4
张殿喜.
大豆施肥高产技术要点探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5):78-78.
5
李清华,林海峰,刘金文,陈金福,柯庆明,蒋文广.
高蛋白春大豆‘莆豆5号’生长特性及其高产农艺措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6):34-3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姜莹.
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55-55.
被引量:4
2
胡润芳,张玉梅,黄旭旻,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2015年区域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1):90-94.
被引量:6
3
刘连生.
春大豆闽豆5号高产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分析[J]
.中国种业,2017(5):40-44.
被引量:1
4
李清华,林海峰,刘金文,蒋文广,陈金福,柯庆明.
高蛋白春大豆‘莆豆6号’的选育及其高产稳产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5):11-14.
被引量:2
5
严衍旺.
Y两优900中稻高产栽培农艺措施数学模型优化[J]
.福建稻麦科技,2019,37(4):18-21.
被引量:1
6
林海峰,李清华,蒋文广,刘金文,柯庆明,陈金福.
春大豆新品种莆豆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20,0(2):47-51.
1
苏予,江银清.
单季稻省工,高产,高效农艺的试验研究[J]
.当代农业,1989(6):57-60.
2
赵燕华.
机采棉优质高产高效农艺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9-69.
被引量:5
3
黑龙江省大豆高产开发和提高效益综合研究报告[J]
.大豆通报,1993(2):23-26.
4
钟俊辉,陶文沂.
茶愈伤组织培养及其茶氨酸的累积[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1997,16(3):1-7.
被引量:38
5
王芳,余南生,胡楚林,赵中阳,彭章伟,赵印生,李银桂.
星子县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113-115.
被引量:11
6
周汉章,刘环,刘斐,王新玉,王新栋,魏志敏,南春梅,任晓利,侯升林.
播量与水肥耦合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5,5(12):27-38.
被引量:6
7
周强,黄光永,庞启华,李生荣,陶军,陈光明,欧俊梅,杜小英.
两系杂种小麦绵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2):1-4.
被引量:11
8
兰军群,张则旭,方德宽.
柳豆一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1997(5):222-224.
9
蒲辅成,徐喜阳.
怀化油研七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模型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0,20(1):20-22.
被引量:4
10
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隋清卫,左学青.
土壤微生物与连、轮作花生的相互效应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5,12(2):97-101.
被引量:34
安徽农业科学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