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历史与转向:第三人效果的研究进路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间接效果研究的经典假说,内核是个体处理与想象中的他者媒介化的关系。国内对此关注日渐式微,缺乏对理论脉络的系统梳理。2003年后,'假定影响模型'(IPI模型)因其适应情境的广泛性逐步取代第三人效果研究框架。本文梳理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经典进路,从研究层面、重要推论和量化操作方法三大方面进行总结,介绍热点议题:行为层面、专家视角、新媒体语境。针对其始终未能跳脱'线性传播模型'的弊端,提出未来研究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效果'或'影响'的层次、研究方法和取向、研究范围、理论框架。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16年第1期16-30,共15页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Review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府新闻发言人胜任力模型及相应选拔培养机制研究》的资助(项目负责人:曾秀芹,项目编号:FJ2016B19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3

  • 1魏晨.试论网络媒介权力的“吊诡”状态[J].新闻界,2007(6):61-63. 被引量:1
  • 2徐晓.传播学全文数据库CMMC的特色及其检索[J].现代情报,2005,25(10):123-125. 被引量:2
  • 3郭元秀.外文信息的检索与EBSCO数据库[J].新世纪图书馆,2006(4):30-31. 被引量:3
  • 4Davison, W. P. (1983).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7, 1-15.
  • 5Perloff, Richard M.Third -Person Effect Research1983-1992:A Review and Synth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Summer93, Vol. 5 Issue 2, p167-184, 18p.
  • 6Byrant,J,.Miron,D.,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54,200d,pp. 662-704.
  • 7吴文辉.《如何利用EBSCO数据库进行学科研究》,《科教文汇》2006年4月,第176页.
  • 8胡幼伟.《信息传播中第三者效应》,五南图书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 9Davison W P.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3
  • 10Bryant, Jennings,Dorina Miron."Theory and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

同被引文献7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