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交网络中恶搞表情包流行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激发了网友进行自我表达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这一需求为恶搞表情包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恶搞表情包丰富了人们进行网络社交和意见表达的手段,同时它是身份认同和网络文化的象征。
作者
陈月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7期62-,64,共2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符号
恶搞表情
网络文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赵爽英,尧望.
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
.新闻界,2013(20):29-33.
被引量:69
2
蔡骐.
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07,29(1):55-58.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鲁瑶,吴佳妮.
网络表情的传播现状及成因探究[J]
.经济视角(下),2009,0(11):70-72.
被引量:32
2
陆道夫.
英国伯明翰学派早期亚文化研究探微[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36-40.
被引量:13
3
胡疆锋,陆道夫.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2006(4):87-92.
被引量:200
4
梁燕碧.
日本的网络表情符号“顔文字”及其文化内涵[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7(2):35-38.
被引量:24
5
姜楠.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
.求索,2006(3):47-50.
被引量:33
6
纪丽宏.
从语言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7):27-28.
被引量:6
7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8
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31页.
9
蓝晓雁.《胡戈:恶搞是种创意,给人带来欢乐》[J].新周刊,2006,(17).
10
陈旧.《娱乐至死恶搞成疯》[J].新周刊,2006,.
共引文献
113
1
许俊,葛蕾.
网络互动回应语符初探[J]
.学园,2019,0(12):96-98.
2
杨凤娇,陈飞扬.
大学生社交网络礼仪认知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2):199-213.
被引量:1
3
孙迎吉,卫欣.
平台与内容:emoji经久不衰的原因——以微信默认表情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1(3):29-31.
被引量:2
4
韩敏,卢松岩.
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J]
.当代青年研究,2023(5):22-33.
被引量:4
5
陈奎.
论“恶搞”的法律控制边界[J]
.法制与社会,2008(24).
6
余建清.
网络恶搞:仪式下的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J]
.兰州学刊,2007(9):158-160.
被引量:2
7
余建清.
网络恶搞:仪式下的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8-82.
被引量:7
8
华汝国.
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状况综述——以七种新闻传播核心期刊相关论文为依据[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1):5-10.
被引量:4
9
胡疆锋.
恶搞与青年亚文化[J]
.中国青年研究,2008(6):4-10.
被引量:51
10
聂晶磊.
网络恶搞的特征、原因与对策[J]
.新闻界,2009(4):58-5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1
1
胡春阳.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115-121.
被引量:167
2
胡疆锋,陆道夫.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2006(4):87-92.
被引量:200
3
赵玉,陈炎.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女性:告别沉默的“他者”[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4):60-67.
被引量:10
4
谭文芳.
网络表情符号的影响力分析[J]
.求索,2011(10):202-204.
被引量:35
5
李思屈,刘研.
论传播符号学的学理逻辑与精神逻辑[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8):29-37.
被引量:29
6
郑维东.
期待“现象级”[J]
.广告大观(综合版),2014,0(11):113-113.
被引量:7
7
张守忠,李源.
性别差异视阈下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与建构[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4):116-120.
被引量:7
8
卢霜,顾伟华,唐珊.
全媒体中的“现象级传播”探析--以傅园慧走红事件为例[J]
.新闻前哨,2016,0(9):46-48.
被引量:3
9
郑玮.
解读网络表情符号[J]
.青年记者,2010(7Z):109-110.
被引量:11
10
孙页,薛可.
网络群体传播中的亚文化研究——以表情包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3):8-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曾妍.
社交媒体中表情包的特点及流行原因[J]
.青年记者,2017(26):101-102.
被引量:7
2
揭丁诺.
表情包盛行原因及问题分析[J]
.传播力研究,2018,0(9):180-180.
被引量:1
3
林子琳.
中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及其意义分析——以女子运动员傅园慧的现象级传播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7,3(11):8-1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冯水乔.
表情包版权保护问题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2):29-31.
被引量:2
2
张格.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表情包的特点及健康发展[J]
.视界观,2018,0(05X):144-144.
3
王在森.
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对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影响分析——以2016年里约奥运期间对国内顶级网球运动员彭帅的报道为案例[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5):135-136.
4
杨镇渊,刘济良.
表情包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6):53-56.
5
彭华美,郑勇华,邱婷程.
从静态字符到动态图文:网络表情包研究的十年回顾——基于CNKI(2008-2018年)303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0(5):36-40.
被引量:2
6
胡迪.
读图时代下表情包传播的秩序解读[J]
.今传媒,2021,29(5):36-38.
被引量:2
7
郑东和,孟艳芳,顾天钦.
大学生拒绝消费表情包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新抵制理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0):226-228.
8
赵薇,邹月辉.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4):10-13.
被引量:1
9
段静宜,吴婷.
语言、图像和符号:网络表情的视觉隐喻[J]
.新媒体研究,2022,8(21):13-16.
被引量:2
10
刘洋,王利支.
基于花山岩画蹲踞式人形图案的表情包设计研究与实践[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4(7):47-49.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