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表情包文化”探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大众传播在技术革新的引领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传播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表情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用户的交流活动,凭借互联网发展壮大,再经由符号化的过程,从普通图像变成了"携带意义的感知"。因此,用户通过表情包完成的互动就是符号的互动,"表情包文化"上升为一种象征文化。本文立足符号互动理论解读表情包传播这一现象级的传播背后的传播学理论。
作者
文恒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24期70-70,共1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表情包
社交媒体
象征意义
符号互动
分类号
C913.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张琴.
试论网络表情符号的意义转向[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8(6):30-35.
被引量:2
2
陈阿娇.
中国人为啥喜欢表情包?[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6(11):118-120.
被引量:5
3
王立君,白曹智子,程熙慧.
读图时代下的传播活动图片化热潮——以表情包的流行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6,2(18):26-2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杨芳芳.
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237-240.
被引量:7
2
杨松芳.
解析“读图时代”[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3):49-51.
被引量:35
3
彭兰.微博客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冲击[J].新闻学论集(第24辑),2010.
4
滕雪梅,华乐功.
网络表情符号初探——以当代青少年网络文化为基点[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3):79-82.
被引量:9
5
石慧.
网络表情符号的符号学解读[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7):74-74.
被引量:12
6
闫文君.
名人草根化现象中的身份—自我[J]
.符号与传媒,2013(3):84-93.
被引量:9
7
赵爽英,尧望.
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
.新闻界,2013(20):29-33.
被引量:68
8
凌宇薇.
网络表情符号之历史沿革及其合理性分析[J]
.科技传播,2016,8(1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4
1
刘俊,何天平.
影视艺术符号的新媒体化研究——基于电视剧表情包符号传播的探析[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3):288-302.
被引量:1
2
蒋建国,李颖.
网络涂鸦表情包的认知偏差——与龚建星先生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17(9):68-73.
被引量:6
3
李纳米.
表情包:为你欢喜为你忧——青少年表情包使用现象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33(6):54-61.
被引量:5
4
安佳宝,张宇.
大学生使用网络表情包的现状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2018(5):48-53.
被引量:4
5
朱筱倩.
微信表情包对中年群体话语结构的解构与重塑[J]
.传播力研究,2017,0(9):97-97.
被引量:2
6
许梦勉,赵振明.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爱国事件中的舆论表达和议题特点——以微博“杨舒平事件”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7,3(11):33-34.
被引量:3
7
王安琪.
表情包对大学生群体人际交往的影响[J]
.品位·经典,2017,0(2):59-61.
8
吴宇燕.
“FB表情包大战”中符号意义的表达与实现[J]
.今传媒,2017,25(7):67-68.
9
袁璐,王梦雨.
“一言不合就斗图”:浅析读图时代下的表情包现象[J]
.艺术科技,2017,30(4):427-427.
被引量:1
10
丁亚娟.
职业学校校园表情包文化折射出的德育思考[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8):47-49.
同被引文献
8
1
黄晓京.
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布鲁默[J]
.国外社会科学,1984(12):56-59.
被引量:45
2
渠改萍.
符号互动理论述评[J]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3):96-98.
被引量:18
3
邱源子.
移动互联时代之表情包传播阐释[J]
.新闻与写作,2018,0(8):50-53.
被引量:6
4
刘林燕.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网络表情包的文化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19,0(4):64-68.
被引量:11
5
蓝天,邹升平.
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情包话语运用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9(12):92-96.
被引量:6
6
林升栋,程茜,乔巾哲,庞云洁,李亚伟.
中西表情包设计比较:基于小黄脸的符号学分析[J]
.符号与传媒,2020(1):150-171.
被引量:5
7
胡翼青.
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J]
.江苏社会科学,2003(6):204-208.
被引量:28
8
司仲鹏.
新媒介视域下表情包使用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
.新闻战线,2018,0(2X):36-3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高亚林.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符号互动研究——以《明日之子》为例[J]
.艺苑,2019,0(4):69-71.
2
闫旭.
表情包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发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1(16):146-1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孟轶,徐邱灏.
表情符号的理念传递:图像表情包的传播向度与育人路径[J]
.海河传媒,2023(2):27-32.
2
郝欲嘉.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网络表情包使用研究[J]
.互联网周刊,2024(3):49-51.
1
石厚波.
陕南恒口古镇乡土文化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8,14(4):84-84.
2
刘星辰,本刊资料库.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J]
.收藏.拍卖,2017,0(10):92-95.
3
况杉杉,梅梦蝶.
网络游戏中的青年女性互动行为与身份认同——基于《阴阳师》用户的实证研究[J]
.东南传播,2018(1):63-66.
4
朱引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
.党史博采(下),2018(3):70-71.
被引量:5
5
何学静,代春.
日本饮食象征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年中行事为例[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26(5):52-56.
6
郭夏茹.
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空间形态与建筑文化探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2):102-106.
7
刘建明.
传播的仪式观:仪式是传播的本体而非类比[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2):152-158.
被引量:17
8
乐园.
基于核心素养的Literature Spot文学阅读4C教学模式探究[J]
.校园英语,2018,0(3):96-97.
9
董永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探究[J]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2018,0(3):6-6.
被引量:5
10
姚军.
中国研究型医院理论解读之十四——研究型医院的保障[J]
.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5(1):58-65.
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