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构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人为本,就大学而言,就是以大学生为本,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服务。培育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当前大学教育亟待完成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构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策略。
作者
苟军平
张春艳
陈延娜
吴君
机构地区
天津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4期209-209,317,共2页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基金
天津市教卫系统2009年重点调研课题<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
科技创新
对策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9
1
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2009-11-05.
2
李红霞,李立明,李勇军.
实践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27-129.
被引量:41
3
周健吉.对高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教研探索,2007,(8):26.
4
全洪兵,张绍荣,李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125-128.
被引量:25
5
康雪伟,李伟威,陶海洋.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广场,2009(4):214-216.
被引量:14
6
熊伟.
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构建框架与实施模式[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18-23.
被引量:30
7
许涛,张春艳,吴君,陈延娜.
基于制度建设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35):254-254.
被引量:3
8
陈志瑶,程坤.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8):41-41.
被引量:3
9
李晓明,吴万生,沈维政.
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3):6-7.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李晓明,吴万生,沈维政.
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3):6-7.
被引量:17
2
赵俊杰,于强强,王晓琳,佘梦萍.
基于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有关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
.东西南北,2019,0(2):146-146.
3
张中奎.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J]
.智富时代,2015,0(7X):323-32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王红雨,张君诚,高怀宾.
地方高校“村镇绿色发展学院”建设的思考——兼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型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延伸[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4):271-272.
被引量:4
2
张金峰,杜小振,苏春建,田和强,戴向云,高丽.
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探析[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9-11.
被引量:2
3
夏丹.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保障研究[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89-92.
被引量:4
4
向诚.
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6,0(103):140-141.
被引量:1
5
兰亦青.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构建[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20):63-65.
被引量:1
6
程波,纪一鹏,李洋颀.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评价机制探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6):97-101.
被引量:1
7
姚浩伟,常亮,李玲,王俊杰,张新.
高校、地方、教师和学生“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研究和实践[J]
.南方论刊,2018(2):91-92.
被引量:2
8
赵俊杰,于强强,王晓琳,佘梦萍.
基于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有关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
.东西南北,2019,0(2):146-146.
9
楚君.
高等体育院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24):26-27.
10
赵璐,曹以,李洪涛,何晓佳.
基于AHP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价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19,22(1):233-236.
被引量:7
1
石光清.
高校实验课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师理科学刊,2003,23(4):33-33.
被引量:1
2
刘家顺,李向前,等.
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
.中外科技信息,2003(1):57-59.
3
倪春霞.
高科技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研究[J]
.成才之路,2015,0(28):8-8.
4
田兴梅.
基于人才培养的班主任工作路径探索[J]
.成才之路,2015,0(8):24-24.
5
胡菊华.
高校德育为大学生成才服务之功能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1,17(3):33-35.
6
刘宁.
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30-32.
被引量:7
7
卢景辉.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J]
.理论视野,2015,0(1):78-80.
8
房磊,郝琦.
学生处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探析[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21-22.
9
张兴唐.
教书育人 全方位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服务[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4):150-151.
被引量:7
10
杨东华,曲翔.
刍议学生工作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7):161-162.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 第S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