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在四十年代后期的上海,有九位青年诗人围绕着进步刊物《诗创造》和《中国新诗》,彼此确认了共性,形成一个有鲜明特征的新诗流派。但是,当我们今天讨论这个流派的时候忽然感到它还没有一个适当的名称。现代文学史上一般以社团、期刊来命名一个流派,因为在现代文学中流派的形成是社团、期刊活动的结果,“创造”,“新月”、“沉钟”、“湖畔”、“现代”、“七月”等等,
作者
蓝棣之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1期94-113,共2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现代诗
四十年代
青年诗人
中国新诗
现代文学
陈敬容
唐提
穆旦
卞之琳
袁可嘉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50
1
止庵.
樗下谈文[J]
.文艺评论,1999(1):83-85.
被引量:1
2
郑敏.
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J]
.文学评论,1998(4):77-84.
被引量:47
3
张俊山.
新诗美学的早期建树——朱自清新诗评论初探之一[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2):17-21.
被引量:1
4
孙玉石.
闻一多的诗歌艺术追求探索[J]
.江汉论坛,1985(10):44-48.
被引量:2
5
骆寒超.
论中国现代叙事诗[J]
.文学评论,1985(6):78-92.
被引量:5
6
孙玉石.
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艺术追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5):42-50.
被引量:2
7
朱受群.
矜奇偏爱画诗书——诗人、小说家白采的一生[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6(2):85-87.
被引量:2
8
谢昭新.
论韦丛芜的诗[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2):56-62.
被引量:2
9
商伟.
论宫体诗[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4):67-75.
被引量:15
10
艾青.
中国新诗六十年[J]
.文艺研究,1980(5):73-82.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14
1
李丹.
偏至与中和之美[J]
.中外文论,2018(2):40-51.
2
郝江波.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现代诗美——论“九叶诗派”的现代性[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48-49.
3
邱雪松.
历史与想像——关于“九叶诗派”的思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2):86-90.
被引量:4
4
刘士杰.
用杂交培育的美丽诗花——论杜运燮的诗[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1-14.
被引量:1
5
孙良好.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活化石”——九叶诗派研究综述[J]
.文学评论,2009(2):178-182.
6
孙玉石.
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1):29-53.
被引量:12
7
徐钺.
1947至1948年间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构成及其论争[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7(3):46-58.
8
胡余龙.
闻一多在湘黔滇长途迁徙中的诗歌活动及其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4):102-111.
被引量:1
9
李蒙蒙.
从“九叶”成员到“脱颖而出”——1979-1993年穆旦诗歌接受史[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5(3):124-130.
10
李春秋.
论陈敬容诗歌对当代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16-2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张桃洲.
寻求超越:史料融合与体系建构——论苏光文教授的抗战文学研究[J]
.社会科学家,1998,13(5):74-80.
2
刘继业.
论孙玉石先生的《〈野草〉研究》[J]
.鲁迅研究月刊,2007(8):72-80.
被引量:3
3
霍俊明.
良知与批判之间的诗学视阈——对郑敏80年代后期以来诗论的考察[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4):24-30.
被引量:2
4
霍俊明.
重回纵横交错的历史场阈——《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的新诗史意义[J]
.南方文坛,2008(2):35-40.
5
黄玲.
论九叶诗派的现实主义追求[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90-93.
6
王雪松,王泽龙.
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回眸[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1):146-154.
7
王光明.
新诗研究的历史化——当代中国的新诗史研究[J]
.文艺争鸣,2015(2):83-89.
被引量:4
8
顾金春.
现代文学社群视角观照下的九叶诗派[J]
.齐鲁学刊,2015(1):143-147.
9
宋宝伟.
现代主义诗歌批评的体系建构与话语转型[J]
.北方论丛,2018(3):29-33.
10
张泉.
北京沦陷期诗坛上的吴兴华及其接受史——兼谈殖民地文学研究中的背景问题[J]
.抗战文化研究,2011(1):156-176.
被引量:2
1
不可不知的现代诗派[J]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2017,0(33):16-17.
2
方土人.
《黑色的鹰觉醒了》[J]
.世界文学,1964(4):138-139.
3
何滨.
首都文学界纪念苏格兰诗人彭斯[J]
.世界文学,1983(2).
4
高惠凡.
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景德镇瓷器绘画发展状况[J]
.艺术科技,2017,30(4):64-64.
5
关偁,叶君健.
中国新文学介绍到国外的一些情况[J]
.世界文学,1987(2):292-296.
6
殷之,夏家善.
诗人穆旦早年在天津的新诗创作(摘要)[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1).
7
刘合光.
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关联[J]
.党政干部参考,2018,0(5):12-13.
8
李宛.
兰州举办现代文学第二期暑假讲习班[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1):304-306.
被引量:1
9
王东东.
破解“感伤之谜”:袁可嘉“民主诗学”的一个进路[J]
.中外诗歌研究,2018,0(1):34-36.
10
翟大炳.
何其芳与“九叶”诗人陈敬容的创作轨迹——兼说库恩范式理论的借鉴作用[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1):297-298.
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