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望夜空——从一个角度比较辛亥革命时期与五四时期的我国文学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曾经琢磨:为什么“夜”会成为人类文学的历古常新的艺术表现对象?它究竟潜涵着怎样丰富的审美意蕴?从“五四”时期的作品里,我似乎得到了一些解答。
作者
刘纳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年第1期1-29,共29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宇宙意识
审美意蕴
五四时期
意象群
丘逢甲
陈三立
邓均吾
徐志摩
庐隐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8
1
文贵良.
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J]
.中国社会科学,1999(3):36-55.
被引量:25
2
尹德翔.
关于汉语欧化与文学困惑的断想[J]
.文艺评论,1999(2):18-22.
被引量:7
3
蔡俊生.
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97(1):46-62.
被引量:6
4
尚杰.
思·言·字——评德里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J]
.中国社会科学,1996(1):125-140.
被引量:9
5
旻乐.
汉语的欧化[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7,0(12):29-33.
被引量:2
6
[7]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6]杨立群.欧洲的反击[N].解放日报,2006-4-28.
8
[13]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
9
[17]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38页.
引证文献
2
1
徐时仪.
略论汉语文白的转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2):62-73.
被引量:26
2
张卫中.
20世纪初汉语的欧化与文学的变革[J]
.文艺争鸣,2004(3):38-4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徐时仪.
论文白转型与雅俗合璧[J]
.中国训诂学报,2021(1):39-55.
2
柯永红,张凯欣.
民国墓志语言文字特点考察[J]
.励耘语言学刊,2020(1):128-138.
3
王琴,徐剑.
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操控——一项基于《鲁滨逊漂流记》全译本的实证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2010(8):40-46.
被引量:3
4
周逢琴.
汉语欧化与近代散文文体解放[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10-13.
被引量:2
5
徐鹏绪,周逢琴.
论欧化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确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4):31-36.
被引量:4
6
周红民.
论读者接受与翻译手段之关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3):58-62.
被引量:6
7
徐时仪.
也说“身毒”的读音[J]
.辞书研究,2008(6):136-141.
被引量:3
8
徐时仪.
略论文言与白话的特色[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81-88.
被引量:10
9
徐时仪.
“暴”、“曬”以及“晒”的流行语义[J]
.修辞学习,2009(1):26-29.
被引量:4
10
陈泽源,吴伟萍,梁理.
欧化汉语的象喻系统分析[J]
.南昌高专学报,2009(2):72-74.
1
冷浪涛.
邓均吾新诗与中国诗学传统之关系浅论[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5):95-98.
2
罗海燕.
从窦娥之冤到经典之冤——文学经典与“创造性阐释”述评之四[J]
.博览群书,2017,0(10):99-103.
3
聂闻.
远离的美丽[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7,0(12):1-1.
4
刘加洪.
宁向枝头死抱香,用藏出处尽随心——丘逢甲的诗化人生与高尚品格[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8,20(2):96-103.
5
陆耀东.
闻一多的诗与其文化心态[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4):61-76.
被引量:1
6
本刊主编答读者问[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2(3):51-51.
7
叶舒宪.
文化对话与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3):63-69.
被引量:8
8
刘静.
《唐诗三百首》中百“月”意象群的情感意蕴[J]
.学园,2016(36):60-64.
9
云燕.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和合之道[J]
.北方音乐,2018,38(5):19-23.
10
陈正荣.
“诗界革命”研究综述[J]
.文史知识,1988(5):124-128.
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