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第五代记者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果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历史任务,那么,每一个时代也有不同于过去时代的行为方式的人。照此,中国新闻业在中国全面改革的今天,必然会出现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又一代人。是的,中国新一代名记者寥若星辰,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不存在一个象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①。值得人们庆幸的是,包括新闻改革在内的中国改革,终于在一次次的阵痛中,步履蹒跚地跨入了我们这个时代。
作者
时统宇
出处
《新闻知识》
1988年第11期6-9,共4页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中国新闻业
新闻改革
中国改革
新闻采写
行为方式
历史意识
调查性报道
政治家办报
新闻媒介
党性原则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3
1
钟红.
传统的立志与当代青少年理想教育[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2):169-172.
被引量:4
2
郭镇之.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
.国际新闻界,1999,21(5):32-38.
被引量:144
3
肖泳.
深度报道“深度”与思维特点──张建伟深度报道评析之一(上)[J]
.当代传播,1999(4):51-53.
被引量:1
4
覃慧宁.
人文关怀的内涵与多元化的视野——论改革开放以来报纸深度报道的两大特点及趋势[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2-117.
被引量:3
5
朱剑平.
35岁,继续在党报当记者[J]
.青年记者,2005(1):39-39.
被引量:2
6
张志安.
中美深度报道的差异[J]
.青年记者,2005(8):55-56.
被引量:7
7
韩永青,李芹燕.
中国深度报道百年发展轨迹探析[J]
.新闻界,2006(4):24-25.
被引量:6
8
李剑桥.
党报记者的“阵痛”与未来[J]
.青年记者,2006(16):72-72.
被引量:2
9
陈力丹,翟钟磊.
记者烦恼因何生[J]
.青年记者,2007(9):15-16.
被引量:2
10
张建伟.
西西弗斯的胜利[J]
.新闻战线,1989(2):20-2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覃艳.
浅谈深度报道和学者型记者[J]
.阅读与写作,2000(11):8-10.
2
张志安,阴良.
新闻生产:职业意识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1987“深度报道年”为个案[J]
.新闻大学,2009(1):10-18.
被引量:15
3
梁德学.
改革开放以来党报记者新闻志向的变迁与坚守[J]
.记者摇篮,2019(2):111-114.
4
梁德学.
改革开放40年党报记者新闻志向的嬗变与坚守[J]
.新闻战线,2019,0(2):26-29.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浙江大学事实核查研究小组,陈炜漫,谭慧琳,林未未,何思怡,李想,吕晋扬,姚洁,李红涛.
中美核查新闻生产的比较分析——以俄乌冲突为例[J]
.全球传媒学刊,2023,10(4):90-112.
被引量:3
2
黄文森,巢乃鹏.
定位vs.互定向:社交媒体新闻事件扩散的社会影响因素——基于时序网络的事件史分析[J]
.东岳论丛,2021(2):128-141.
被引量:4
3
张征,马海燕.
网络媒介环境给记者作业方式带来的利弊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9,31(11):74-80.
被引量:1
4
刘敏.
2009年应用新闻学研究热点[J]
.新闻传播,2010(3):12-14.
5
董书华.
NHK中国纪录片的文本特征及新闻生产之研究[J]
.南方电视学刊,2011(1):117-119.
被引量:1
6
董书华.
NHK中国纪录片的文本特征及新闻生产[J]
.声屏世界,2011(5):61-62.
被引量:3
7
张志安.
深度报道的轨迹回望与问题反思——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视角[J]
.媒体时代,2011(8):22-25.
被引量:1
8
郑恩,龚瑶.
当代中国新闻生产场域中的专业主义及转型走向[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6):52-57.
被引量:3
9
郭静,严洋.
对“少女毁容案”报道的框架分析[J]
.新闻世界,2012(4):224-225.
10
白红义.
奋不顾身的“哀愁”——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生涯研究[J]
.新闻记者,2012(12):18-25.
被引量:5
1
丁灿.
客观性、科学性、建设性:调查性报道的三角支点[J]
.新闻三昧,2004(9):52-53.
2
吴廷俊.
来自市场,须回归市场——谈我国新闻改革的前途[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2):82-85.
3
崔玉蓉.
增强理性思维 把握舆论导向[J]
.新闻窗,2005(6):65-65.
4
易志文.
《新闻采写》课“讲—说—练”参与性教学的探索[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4):73-75.
被引量:1
5
姜彦军.
“采”与“写”的学问[J]
.军事记者,2011(1):70-70.
6
欣心,林超然.
无边的覆盖[J]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2005,0(12):58-58.
7
谭淑玲.
浅析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新闻采写课程改革——以行健文理学院为例[J]
.新闻传播,2016(9):95-96.
8
徐文静,邓胜光.
民办院校《全媒体新闻采写》的教法改革探讨[J]
.学周刊(上旬),2012(7):5-6.
9
肖新民.
艺术院校行政工作创新研究[J]
.艺术时尚,2014(1):245-245.
10
秦书乐.
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4):23-24.
被引量:1
新闻知识
198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