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受众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受众行为的演变是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受众研究应当引领传媒业改革发展的进程。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受众研究的框架,从社会需求和行业供给两个维度考察影响受众行为演变的关键因素,并专门分析技术革新的影响。基于对受众研究的认识,本文给出了关于融合发展策略的一些建议。
作者
姚志飞
机构地区
人民日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出处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4-7,共4页
The Press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社会变革
媒介发展
传播技术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5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1
陈昌凤.
媒体融合的核心:传播关系转型[J]
.中国记者,2014(3):7-7.
被引量:14
2
栾春晖.
媒体融合之后是产业融合[J]
.青年记者,2014(16):24-25.
被引量:2
3
刘鹏飞.
媒体微博发展中的问题与规范化管理[J]
.新闻与写作,2013(8):17-19.
被引量:7
4
陈芳.
再谈“两个舆论场”——访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J]
.中国记者,2013(1):42-46.
被引量:67
5
周廷勇.
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微时代”主流舆论的解构与重振[J]
.新闻研究导刊,2012,3(11):6-11.
被引量:6
6
孙玮.
超越技术与传媒业: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学学术创新[J]
.国际新闻界,2010,32(12):10-11.
被引量:11
7
潘忠党,於红梅.
互联网使用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从使用与评价切入[J]
.新闻大学,2010(2):4-13.
被引量:30
8
王琰,余秀才.
泛媒体语境下媒体与受众的双向异化[J]
.新闻知识,2010(5):57-59.
被引量:6
9
史波.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
.情报杂志,2010,29(4):41-45.
被引量:115
10
彭兰.
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6):48-56.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杨锦麟.
人文关怀融入施政创新——从江苏句容市见闻说起[J]
.南风窗,2003(10):28-29.
被引量:4
2
丁未,张国良.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6):11-16.
被引量:39
3
郭镇之.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
.国际新闻界,1999,21(5):32-38.
被引量:144
4
王倩.
信息时代的媒介依赖与媒介识读[J]
.青年记者,2005(1):56-57.
被引量:6
5
喻国明.
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上)——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J]
.新闻与写作,2005(1):11-13.
被引量:71
6
李春玲.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
.社会学研究,2005(2):74-102.
被引量:525
7
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
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J]
.新闻大学,2005(1):19-27.
被引量:53
8
张明新.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研究:网民的视角[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17-27.
被引量:30
9
柯惠新,王锡苓.
亚太五国/地区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4):88-94.
被引量:19
10
喻国明,张洪忠,靳一.
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量表之研究——基于中国首次传媒公信力全国性调查的建模[J]
.新闻记者,2007(6):12-15.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355
1
唐海生.
基层治理绩效如何影响基层政府信任[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2(1):200-223.
被引量:1
2
夏景星.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的困境及对策[J]
.新闻传播,2019,0(23):68-69.
3
郑桂贤,郑小璇,侯光辉.
如何做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化解——以新冠肺炎疫情舆论引导工作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24-25.
4
许土妹,李佳彤,曹慧妹.
旅游突发事件中信息发布如何影响网络舆情——以海南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3,9(4):1-9.
5
胡泳,陈磊.
网络传播研究述略:从本体研究到规范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43-152.
被引量:7
6
陈燕晴.
警情通报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建构研究——面向网络舆情的探索[J]
.法大研究生,2023(2):269-286.
7
李晴晴.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应对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19,0(2):221-221.
8
姜蕊.
从“人肉搜索”的畸形发展看网络管理[J]
.东南传播,2008(12):68-70.
被引量:3
9
季丹,谢耘耕.
中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CSSCI高被引论文观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48-56.
被引量:27
10
江作苏,王敏.
信用熵:传播场域传受失联的阈值表达[J]
.湖北社会科学,2014(8):191-195.
同被引文献
6
1
臧海群,张国良.
受众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的受众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4):37-39.
被引量:5
2
刘燕南.
麦奎尔学术背景探源:评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3,35(1):143-151.
被引量:21
3
邢虹文.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更新与转向:基于受众的分析[J]
.电视研究,2015(4):31-33.
被引量:2
4
程洁,李金芳.
新媒介语境下戴维·莫利受众研究[J]
.当代传播,2016(2):34-37.
被引量:6
5
陈力丹.
大众传播的受众[J]
.东南传播,2016(6):25-27.
被引量:4
6
陈寅.
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基于受众需求的视角[J]
.电视研究,2020(10):15-1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吴煌.
受众研究的现状与阵痛——评臧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J]
.东南传播,2017(4):53-56.
2
吕逸涛.
满足受众多元需求将融合之力注入综合性电视文艺晚会的创新表达[J]
.电视研究,2022(8):12-1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婧.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文艺晚会编导的创新分析[J]
.传播力研究,2023,7(14):157-159.
2
吕一夫,刘思贝.
话语革新与价值聚合:网络综艺晚会较之电视综艺晚会的创新实践[J]
.中国电视,2023(6):101-106.
3
曾甄.
电视文艺晚会中的中华文化创新表达与融合探索[J]
.传播力研究,2023,7(19):19-21.
4
叶茂.
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晚会导演的创新策略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8):145-147.
被引量:1
5
李凤,唐忠会.
2023年春晚微博文本的情感分析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3,9(14):90-94.
被引量:1
6
庞庞.
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个性化创作初探[J]
.记者摇篮,2023(12):138-140.
被引量:1
7
杨敏学,陶喜红.
荆风楚韵·人民舞台·融合赋能——2024湖北卫视春晚的创新逻辑探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4):22-26.
1
付江.
传统期刊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
.出版参考,2017(1):55-56.
被引量:5
2
李正风.
知识、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8-24.
被引量:4
3
徐庆群,高寅.
读书会:出版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把钥匙[J]
.科技与出版,2016(11):11-14.
被引量:4
4
莫艳民.
书山有路任尔开——第九届全国书市启示录[J]
.粤海风,1998,0(5):24-26.
5
付江.
转型·重生——2016年国内社科市场期刊动态盘点[J]
.科技与出版,2017(3):24-27.
被引量:5
6
阎慧群.
现代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8(3):87-88.
被引量:1
7
赵曙光.
创建学习型媒体 促进集团和谐发展[J]
.中国记者,2005(6):8-9.
8
毕国志.
理性看“山寨”——连队经常性思想教育讲课提纲之一八六[J]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9(10):17-18.
9
行业[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8):11-11.
10
马凯.
新闻腐败的治理路径[J]
.青年记者,2015(2):5-5.
被引量:1
新闻战线
2016年 第4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