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3-63,共1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0
-
1陈良和.对高职学生专升本“热”的“冷”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47-50. 被引量:2
-
2潘懋元,肖海涛.论我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基于专升本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7):36-39. 被引量:39
-
3教育部.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N].京华日报.2006—02—16.
-
4刘君,张韦韦.专升本走向何方?[J].教育与职业,2008(22):20-26. 被引量:9
-
5张劲,陈小亚.高职"专升本"教育的需求分析与实施方案构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13):22-25. 被引量:6
-
6周国平.对调整“专升本”政策的思考[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6(4):53-56. 被引量:4
-
7卢彩晨.“专升本”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6(4):57-58. 被引量:5
-
8王新平,刘凤菊.“专升本”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3(12):70-71. 被引量:12
-
9鲍洁.高职专升本课程衔接的分析与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31):39-41. 被引量:21
-
10曹英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9-5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5
-
1范文亮,姚海燕.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升本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分析——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100-102.
-
2孙江.我国专升本问题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9):25-28. 被引量:23
-
3柳海荣,祝永慧.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调查报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0-10.
-
4吴玉龙,程梅,杜镇镇,李波清.全日制专升本药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探索[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4):2739-2742. 被引量:3
-
5罗丹,黄少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考生考试动机调查与思考——以2012年“专插本”考生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42-46.
-
6王瑞丰,沈晓平.对我国高等院校“专接本”教育模式的反思[J].学术探索,2012(11):182-185. 被引量:6
-
7王华丽.成教“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建议[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1):104-106. 被引量:1
-
8张玲,李丽,蒋月.动物医学(专升本)专业开设《动物药品制剂》课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5):105-105.
-
9叶姣云,唐冲.“微时代”背景下专升本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模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0(10):76-77. 被引量:1
-
10王丽,周川.浅谈专升本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1):44-46. 被引量:7
-
1王珊.化学专业“专升本”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3):70-72.
-
2付洁.混合式学习在专升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24-25. 被引量:2
-
3宋志勤,叶晓力.英语专业“专升本”教学情况调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5(4):45-48.
-
4杭程.资讯[J].考试(高考理科版),2012(11):22-23.
-
5王新平,刘凤菊.“专升本”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3(12):70-71. 被引量:12
-
6黄进刚,李静,陈建军.环境工程“专升本”《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80-181.
-
7李晋林,陈燃进.“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升本”个案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4(5):49-51. 被引量:4
-
8王月秋,曾红,张嵘,张景海.提高全日制专升本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6):15-15. 被引量:1
-
9陶正,张晓青.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3,23(10):205-206.
-
10郝建民.专升本教学的理论摸型和实践摸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0(2):34-36.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