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现实路径探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精神支柱,是与时俱进、历久弥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原动力。新时期,运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对于高校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端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打造大学文化品牌,有效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孙刚成
田伏虎
机构地区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延安大学党办
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09年第6期36-37,共2页
基金
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XDJ003)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办学育人
延安精神
历史经验
现实路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康均心.
论延安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2-28.
被引量:5
2
刘建德.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J]
.高校理论战线,2005(10):39-40.
被引量:2
3
吉兆麟.
学校管理文化的消极失范及其对策[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24-2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毛泽东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816页.
3
罗迈.《预祝一九四一年延安干部教育的胜利》[N].《新中华报》,1941年1月16日.
4
王云风.《延安大学校史》[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
.[N].《陕西日报》,2004年4月13日.
共引文献
21
1
宋保忠,杨明权.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阻抗因素探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S1):51-55.
被引量:3
2
崔槐丽.
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管理文化的反思[J]
.中国教师,2009(S1):384-384.
3
郑学宝.
高校管理文化的内隐教育功能探讨——广东医学院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实践[J]
.高教探索,2005(6):37-39.
被引量:4
4
郑学宝.
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9-41.
被引量:11
5
丁建芬.
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管理法治化的问题及对策[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3):308-311.
被引量:5
6
林孟涛.
高校教师管理文化建设浅谈[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7-88.
被引量:2
7
杨凤勇,李运仓.
谈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法治构建[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5):85-88.
被引量:2
8
崔槐丽.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12-113.
9
韩珊珊.
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1):260-260.
10
潘凌云.
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体育隐性课程问题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5):1-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康均心.
论延安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2-28.
被引量:5
2
崔景明.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兼谈大学生传承延安精神[J]
.思想教育研究,2010(3):59-61.
被引量:19
3
年亚贤.
传承弘扬延安精神 塑造新时代优秀大学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70-71.
被引量:9
4
王振江.
用延安精神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J]
.学理论,2011(12):352-353.
被引量:2
5
万生更.
论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当代价值[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13-17.
被引量:6
6
梁艳.
用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和有效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12(5):51-52.
被引量:8
7
李全喜.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延安精神的必要性[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9):51-53.
被引量:4
8
马树锦,尹洁.
论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品质塑造[J]
.学理论,2012(30):256-258.
被引量:2
9
公方彬.
实现中国梦需要深入认识的重大命题 大国崛起于精神[J]
.人民论坛,2013(8):74-77.
被引量:14
10
王伟,邵雍.
论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中国梦的实现[J]
.菏泽学院学报,2013,35(6):39-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梁爱文.
高校践行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创新思考[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3):96-98.
被引量:1
2
张琰.
延安市基础教育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路径探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8,0(7):18-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薛杨,宋珍.
延安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5):79-81.
2
张琰,张永芳.
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
.生活教育,2019,0(11):45-48.
被引量:1
1
任艺.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
.商情,2013(6):4-4.
2
满秋.
关于学校工作中心的回顾与思考[J]
.教育探索,2001(12):59-60.
3
章立早.
解决校长工学矛盾的对策[J]
.新课程教学案例,2009(1):92-93.
4
周在人.
新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7-9.
被引量:5
5
彭佳景.
着眼学生的全人生发展迫在眉睫[J]
.湖南教育(下旬)(C),2013(11):1-1.
6
杨七平.
期待中职校办学育人扬长避短[J]
.当代学生(探秘),2010(3):7-7.
7
陈坤林,张敬袖.
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 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J]
.徐特立研究,2000(1):3-7.
8
赵俭,蔡桂兰.
试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J]
.北京教育(普教版),1995(5):18-19.
9
刘小青.
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2(11):51-52.
10
宋丽杰.
按科学发展观办学育人[J]
.辽宁教育,2009(5):24-2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