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技术转移意义之管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理念上的多元化发展,国内外众多大学的成功良性发展更是证明了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是一条有效可行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学的观察研究,指出大学技术转移的作用和意义之重大。高校自身采取一些方法确是能够解决自身的诸多问题,并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困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朱林
机构地区
陕西西安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8X期7-8,共2页
关键词
大学教育
技术转移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薛汉卿,余昶.
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战略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当代经济,2009,26(3):124-125.
被引量:2
2
彭术连,肖国芳.
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的路径分析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47-50.
被引量:12
3
毕会英,毛祖桓.
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作用[J]
.北京教育(高教),2005(10):4-6.
被引量:1
4
陈美章.
关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思考(下)[J]
.知识产权,2005,15(4):3-7.
被引量:13
5
雷朝滋,黄应刚.
中外大学技术转移比较[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5):45-52.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尹世杰.
关于奢侈消费的几个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14-19.
被引量:16
2
龙林.
浅论奢侈消费[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6):62-63.
被引量:5
3
付瑶瑶.
从斯坦福大学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独立科研机构的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3):16-22.
被引量:18
4
石泽文.
中国,不要太奢侈——对当前我国奢侈消费现象的反思[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171-174.
被引量:2
5
梁滨.
奢侈消费辩证观:经济学、社会学双重视角评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4):113-117.
被引量:8
6
汪秀英.
奢侈消费的经济学界定[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24(4):25-29.
被引量:3
7
童星,严新明.
制度、文化与社会时空——中国消费社会问题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0):7-11.
被引量:8
8
卡斯特尔M 李鹏飞等(译).世界的高技术园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9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和国际合作司.世界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概览[C].北京: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年会内部资料,2002..
10
Investing in Research: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EB/OL]. www. techingroup, com,2003-06-01.
共引文献
71
1
张文春.
基于知识产权介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融资的机理分析[J]
.财会通讯(下),2011(10):129-131.
被引量:9
2
李应博,何建坤,吕春燕.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J]
.科学学研究,2006,24(S1):142-147.
被引量:2
3
吴兆龙,丁晓.
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方式的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16-118.
被引量:12
4
郭飞,宋伟.
论日本高校技术转移的政策模式[J]
.中国科技产业,2005(8):113-115.
被引量:8
5
董金华.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三大主体角色新动向的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05,23(5):715-720.
被引量:21
6
冯丹,冯维柱.
排除有线电视网络故障100例(7)[J]
.中国有线电视,2005(21):2135-2137.
7
焦连志,牛贵宏.
高校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制约瓶颈与对策[J]
.兰州学刊,2005(6):186-188.
被引量:5
8
傅正华,杨冰融.
技术转移:由粗放到精细[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6):58-61.
被引量:1
9
姜昕,关媛.
高校专利资产保护[J]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109-110.
被引量:2
10
彭纪生,孙文祥,林伟,祁文雅.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功能定位的思考[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1):109-115.
被引量:11
1
刘渊,于建朝,连建新.
国外大学技术转移研究述评[J]
.河北学刊,2011,31(2):256-258.
被引量:2
2
王小平,高亮华.
大学技术转移的衍生企业模式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S1):34-37.
被引量:31
3
胡盛祥,阮锦强,吕凤兰.
大学技术转移的信息化建设概述[J]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10):9-10.
被引量:1
4
章琰.
大学技术转移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43-47.
被引量:22
5
雷朝滋,黄应刚.
中外大学技术转移比较[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5):45-52.
被引量:49
6
章琰.
大学技术转移的双重过程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7):27-30.
被引量:22
7
崔国珍.
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22(5):62-64.
8
罗涛.
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J]
.新经济导刊,2001(18):26-29.
被引量:1
9
丁亚金.
技术经纪人:学术资本主义理念下高校的重要资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97-100.
被引量:1
10
李炳安.
大学生创业与政府责任[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4):3-4.
被引量:2
魅力中国
2010年 第8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