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提纲》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将"实践"引人哲学范畴,确立了"实践"在唯物主义中的地位,从而确立了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开启了哲学史上的革命。
作者
张莉兰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2X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
写作意义
分类号
A811.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贵明.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的一些思考[J]
.哲学研究,2006(1):22-25.
被引量:8
2
陈伟.
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144-145.
被引量:1
3
冯颜利.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述评[J]
.哲学研究,2003(9):49-52.
被引量:11
4
吴晓明.
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J]
.南京社会科学,1996(8):25-38.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杨耕.
重读马克思[J]
.哲学动态,1998(5):24-27.
被引量:11
2
岩佐茂,杜菁.
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J]
.哲学研究,1998(10):10-15.
被引量:5
3
陈志良,杨耕.
实践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J]
.哲学动态,1989(3):16-19.
被引量:7
4
张一兵,胡大平,张亮.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64-70.
被引量:24
5
刘怀玉.
哲学的实现只在可能的瞬间——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观的批判[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7-10.
被引量:1
6
陆剑杰.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5(1):10-17.
被引量:14
7
胡为雄.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现状与前景——对怎样走向“后原理”时代的一种探讨[J]
.哲学研究,2005(1):18-23.
被引量:14
8
黄楠森.《辩证唯物主义只能被发展而不会被消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1990年,华夏出版社.
10
孙麾.
本体论的限度与改变世界的哲学[J]
.哲学研究,2003(7):13-15.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32
1
王丹.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加强道德建设[J]
.企业文明,2002(12):31-32.
2
张立波.
'96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问题研究概述[J]
.教学与研究,1997(4):53-56.
被引量:1
3
胡刘.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论评[J]
.教学与研究,2004(7):77-84.
被引量:3
4
张万兵.
实践的唯物主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科学发展观[J]
.广西社会科学,2005(2):38-39.
被引量:1
5
常春兰.
科学的人文精神 或人文的科学精神[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51-53.
被引量:13
6
刘荣军.
马克思哲学形成时期的两种结构转换及其当代意义[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47-52.
7
刘荣军.
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时期的两种结构转换——兼论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的一个方法论问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4):31-37.
被引量:1
8
杨方.
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J]
.法制与经济,2006,15(02X):35-36.
被引量:1
9
孟庆仁.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合法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兼与俞吾金教授讨论[J]
.探索,2006(2):170-173.
10
王贵明.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理论环境的合法性[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100-106.
被引量:1
1
提文波.
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意义[J]
.才智,2009,0(6):178-178.
2
李吉.
建党至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评述[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2):121-124.
3
吴凡.
战斗的檄文 进攻的号角——浅论毛泽东军事新闻的写作意义[J]
.军事记者,2004(4):6-8.
被引量:1
4
吴兵.
正确看待马克思对于布鲁诺·鲍威尔的批判[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1):127-128.
5
李学明.
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开拓者——杨超研究员研究工作的几个特点[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4):119-121.
魅力中国
2010年 第12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