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30,共5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3
-
1王路.中世纪逻辑的现代研究[J].哲学动态,1991(1):21-23. 被引量:1
-
2王路.“是”、“所是”、“是其所是”、“所是者”──关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几个术语的翻译[J]哲学译丛,2000(02).
-
3[英]涅尔(Kmeale,W·) 著,张家龙,洪汉鼎.逻辑学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85.
共引文献37
-
1萧诗美.论“是”的哲学用法[J].世界哲学,2003(4):10-24. 被引量:4
-
2杨曾宪.有关价值真理若干问题的辨析[J].理论学刊,2002(1):86-89. 被引量:3
-
3陈村富.关于卡恩的Eim i概念[J].哲学研究,2002(12):66-69. 被引量:2
-
4杨学功.关于ontology的译名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15-18. 被引量:2
-
5肖娅曼.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2-26. 被引量:5
-
6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J].哲学研究,2001(9):9-15. 被引量:13
-
7颜一.实体(ousia)是什么?——从术语解析看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J].世界哲学,2002(2):71-78. 被引量:16
-
8赵敦华.中世纪哲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读《理性与信仰:西方中世纪哲学思想》有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1):49-54. 被引量:6
-
9徐克谦.中国哲学之“是”与“实、事、史、时、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9-33. 被引量:4
-
10唐芳芳.塔尔斯基的真之语义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6):26-31.
同被引文献47
-
1董希谦.古汉语系词“是”的产生和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5(2):105-109. 被引量:20
-
2林序达.判断词“是”的形成和发展——兼与洪心衡等先生商榷[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1(2):94-105. 被引量:13
-
3王路.“是”的逻辑研究[J].哲学研究,1992(3):65-73. 被引量:19
-
4李醒民.略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4(3):56-63. 被引量:12
-
5俞宣孟.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5(5):85-96. 被引量:14
-
6尚杰.思·言·字——评德里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1996(1):125-140. 被引量:9
-
7毛升.可疑的真理——福柯“谱系学”之评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37-39. 被引量:11
-
8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被引量:240
-
9赵汀阳.哲学的政治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2):5-11. 被引量:24
-
10[3]卢杲.超越爱因斯坦--探索宇宙本原和人类未来[EB/OL].http://www.qiji.cn/eprint/abs/2237.html.
二级引证文献3
-
1黄红生,陈凡.理性的历史演变及中国社会的理性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320-324. 被引量:1
-
2何涛,张荣杰.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大学生价值理性的理论建构[J].高教学刊,2016,2(10):211-212. 被引量:2
-
3凌静,杨冬升,王晓斌,吴发银.“土木工程概论与专业学习指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13):54-57.
-
1你是我永远的表达[J].海南档案,2011(4):36-36.
-
2林华开.康德与王阳明伦理思想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58-60.
-
3石艳春,田香花,许丹青.谈谈日本人的洁净意识[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7):331-331. 被引量:1
-
4王红光.医生输了吗?[J].语文知识,2002(11):10-11.
-
5顾建华.论手语与电视结缘[J].视听纵横,2005,26(4):86-88.
-
6赵海英.论西方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变迁[J].理论观察,2004(4):18-19.
-
7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哲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3):1-4. 被引量:3
-
8李长春.章学诚的历史形上学论析[J].中国哲学史,2016(4):82-89. 被引量:4
-
9夏宏.简析康德美学思想中的“共通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9(5):98-101. 被引量:1
-
10方广锠.《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序[J].世界宗教研究,2017(2):152-15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