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界工厂的发展历程
出处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3年第11期18-19,共2页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二级参考文献25
-
1冯昭奎.日本正处在“知识价值革命”时代——访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J].世界知识,2000(7):29-31. 被引量:7
-
2.《中国统计年鉴》[M].,1983.323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页.
-
4.[N].《经济参考报》,2002—02—28.
-
5郑海东.《依赖外资发展战略的局限》[J].日刊中国经济新论,2001,11.
-
6[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编:《2001年通商白皮书》2001年5月;《2002年通商白皮书》,2002年6月。
-
7[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编:《2001年制造基础白皮书》,2002年6月。
-
8[日]松尾荣藏、高畑省一郎、吉田淌著:《谁控制上海谁就控制世界!如何占领迅速膨胀的中国大市场?》,钻石社2001年10月。
-
9[日]周刊《经济学人》特集,《中国经营》2002年7月29日。
-
1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编.《2002年通商白皮书》.,2002年6月..
共引文献38
-
1汪海.日、韩制造业转移:江苏经济国际化的重大机遇[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5):30-34.
-
2张为付.世界产业转移与南京制造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3(S2):147-154. 被引量:1
-
3柯梅清.美国公司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的现状及影响分析[J].魅力中国,2009,0(22):358-358.
-
4陈志友.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趋势、特征、条件[J].生产力研究,2004(6):99-101. 被引量:4
-
5杨波,于晓晨.从世界工厂的历史变迁看中国的差距[J].南方经济,2004,33(11):53-56. 被引量:7
-
6杨波,于晓晨.从世界工厂的历史变迁看中国的差距[J].现代经济探讨,2004(12):34-37. 被引量:1
-
7张为付.世界制造中心形成及变迁机理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2):67-73. 被引量:10
-
8孙景峰,王雪雁.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潜能分析[J].长白学刊,2005(1):74-77.
-
9张为付.中国“世界制造中心”问题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6(1):62-68. 被引量:7
-
10陆立军,朱海就.宁波、上海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28(1):55-60.
-
1武鸣,常小幸.历史的机遇──论贵州经济发展倾斜转向重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调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6(3):36-39.
-
2苏杭.日本“世界工厂”的形成对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J].辽宁经济统计,2003(10):12-14.
-
3刘昌黎.日本世界工厂的发展及其经验[J].日本学论坛,2004(1):9-15. 被引量:3
-
4勤念.日本“世界工厂”的发展启示[J].现代人才,2006,0(4):60-64.
-
5冯雷鸣.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J].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2,13(3):78-81.
-
6陈言.瑞士:因土地贫瘠而富有的国家[J].经济,2009(5):9-9.
-
7包纪祥,姜爱林.耕地保护:现状、情况、特点与原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1998(5):31-32. 被引量:1
-
8孙杭生.中国“世界工厂”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3):76-78. 被引量:2
-
9李娟.重化工业阶段中国工业化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6(9):84-85. 被引量:1
-
10刘湘明.健康的低价[J].IT经理世界,2004(12):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