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绿肥红瘦有新词——论宋人对李清照词的接受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宋词选家、宋词评家等不同角度考察 ,可知宋人对李词虽有欣赏 ,但也有所保留 ,并和她的人格(主要是晚年改嫁一事 )联系在一起 ,体现出强烈的理学色彩。宋人眼中的李清照并非我们今天所谓的词坛皇后 ,她在当时的诗名胜于词名。
作者
兰香梅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74-77,共4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李清照
词选
词评
宋代
词
文学评论
文学接受
理学
接受美学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陶尔夫,刘敬圻.
“易安体”:古代女性文学高峰及其成因[J]
.文学遗产,1994(6):59-68.
被引量:2
2
参见《李清照评传》第47、50、129、130页,可知李清照15岁前在原籍,晁无咎可能在李清照写给李格非(在京城)的信中发现其诗作,故对士大夫称之,李清照诗名由此而现.
3
邓魁英.
李清照的“易安体”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1-1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6
1
莫崇毅.
论王士禛《和漱玉词》与“雕组不失天然”说[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9(2):376-394.
被引量:1
2
姚玉光.
也论李清照词愁情的内涵──与陈祖美等先生商榷[J]
.文学遗产,2001(2):46-52.
被引量:5
3
张炜.
博雅玄远 自成玉璧——关于李清照词作花姿意象的卓异别趣[J]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29-32.
被引量:2
4
饶迎.
易安体与宋型文化[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30(2):82-85.
5
吴茜.
浅析易安词中的生命情感体验[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6):119-120.
6
冯渊.
古诗词教学如何运用音乐资源[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11):38-41.
同被引文献
30
1
施议对.
建国以来关于李清照及其词作评价问题的讨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5):7-10.
被引量:3
2
叶嘉莹.
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J]
.文学遗产,2004(5):4-15.
被引量:34
3
张强.
近二十年李清照研究述评[J]
.文学遗产,2004(5):146-153.
被引量:2
4
杨海明.
凄清孤寂:李清照词所表现的女性情怀[J]
.文史知识,2000(8):56-63.
被引量:3
5
姚玉光.
也论李清照词愁情的内涵──与陈祖美等先生商榷[J]
.文学遗产,2001(2):46-52.
被引量:5
6
顾易生.
关于李清照《词论》的几点思考[J]
.文学遗产,2001(3):76-84.
被引量:15
7
程晶晶.
“新妇相思”词的经典化进程——李清照《一剪梅》接受史[J]
.兰州学刊,2005(1):266-268.
被引量:4
8
张忠纲,綦维.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J]
.文史哲,2001(5):38-42.
被引量:27
9
邓红梅.
李清照里籍考证中的新问题——兼与徐北文先生商榷[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5):72-74.
被引量:2
10
王兆鹏.
古代作家成名及影响的非文学因素——以李清照、朱淑真为例[J]
.社会科学,2006(3):183-19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苗贵松.
新世纪李清照研究的传播学转向——2000—2012年研究文献述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4):95-103.
1
王瑾.
《夷坚志》与理学之关系新探[J]
.明清小说研究,2009(2):182-192.
被引量:1
2
曲艳秋.
论魏了翁《毛诗要义》的研究价值[J]
.青年文学家,2013,0(18):54-55.
3
杨星.
文学的超越与迷失——朱熹《诗》学特征简述[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5(4):78-80.
4
文慧.
论程珌词中的酒与“遨游”之境[J]
.青年文学家,2015,0(4Z):62-63.
5
黄晶晶.
浅论黄庭坚诗论、诗歌的理学色彩[J]
.沧桑,2008,0(5):215-216.
6
王玉超,刘明坤.
八股文的嬗变与明清小说理学色彩的对应变化[J]
.广西社会科学,2011(5):120-123.
7
杜镝.
浅析《沧浪诗话》中趣味美学观[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3):44-44.
8
何潇潇.
元代名儒吴澄诗歌作品中的理学思想[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9):66-69.
9
王玉超,刘明坤.
明清小说理学色彩的表现方式与科举的关系[J]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2):22-25.
被引量:1
10
何跞.
刘将孙“记”体文的理学色彩与个性特征[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4):52-56.
贵州社会科学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