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译参考》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The Globao Observer
同被引文献11
-
1胡庆芳.从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看测试与标准匹配的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0):6-9. 被引量:1
-
2李广.为生存而学习:PISA评价思想价值取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7):41-44. 被引量:26
-
3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18-23. 被引量:157
-
4许小红.PISA调查与德国教育现状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7):12-16. 被引量:8
-
5雨农.各国学生能力大比拼[N].新民晚报.2004-12-17.
-
6张雨强,冯翠典.美国NAEP2009科学课程评价试题编制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59-64. 被引量:6
-
7陈红,郑克强.重视社会经验 尊重学生需要 关注全面发展——感悟PISA科学测试[J].中国考试,2008(5):19-25. 被引量:3
-
8苏洪雨.PISA:数学素养测试题的设计和研发过程[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8(5):49-51. 被引量:8
-
9徐斌艳.来自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的反思——访德国教育专家本纳教授和蔡德勒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2):3-5. 被引量:9
-
10亓永平.PISA:全球性学生素质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10):59-62.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12
-
1耿曼子.基于PISA项目启示下的动态生成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2):65-67. 被引量:1
-
2欧翔.评价历史,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J].考试周刊,2012(60):122-122. 被引量:2
-
3王小金.国内PISA研究现状——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中小学电教(综合),2012(9):29-32.
-
4赵德成.表现性评价:历史、实践及未来[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2):97-103. 被引量:114
-
5吴志华,李恬,朱姝婉.科学情感因素对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12):38-41.
-
6丁同英.PISA科学素养测评与江苏普高学业水平测试对比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5(6):38-42.
-
7李雨萌.PISA评价给我国数学教育评价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0(28):271-271.
-
8张志红,张雨强.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初探[J].化学教育,2016,37(19):17-20. 被引量:4
-
9赵德成.以评价改革推动科学精神培养[J].中国德育,2017,12(18):36-40.
-
10朱立明.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0,0(3):34-42. 被引量:9
-
1王乐凤.浅谈新课程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164-164.
-
2王士梅.论物理课堂中的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13(78):136-136.
-
3齐若兰.哪国学生最会读书?[J].教师博览(上旬刊),2003(6):20-21. 被引量:1
-
4王冬娟.让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积累,会应用:——我的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J].江苏教育研究,2000(9):46-49.
-
5覃金山.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9(22):3-4.
-
6沙夕岗.历史教师如何“会”读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2(6):53-54.
-
7李青青.该不该抬起头来[J].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10(10):40-41.
-
8于雯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略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新课程导学(中旬刊),2017,0(4):41-41.
-
9王永仁.提高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几点举措[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3):5-5. 被引量:1
-
10林东溪.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向名家学习语言艺术[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0(8):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