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刘熙载与举奢哲、阿买妮诗歌本质观之比较
被引量:
2
Comparison Among Three Poets' Opinion of Poetry: Liu Xizai, Ju Shexhe and A Maini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哲学层次、美学层次及文学本体层次三个方面,对汉族诗学家刘熙载与彝族诗学家举奢哲、阿买妮的诗歌本质观进行比较。刘熙载认为“诗为天人之合”,“诗善醉”,“文、辞、志合而为诗”。举奢哲、阿买妮则认为诗是“寻根”,“美在韵上生”,诗必须有人、情、景。
作者
宋晓云
机构地区
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4,共7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关键词
刘熙载
举奢哲
阿买妮
诗歌本质观
比较
'天人之合'
'寻根'
哲学层次
美学层次
文学本体
共性
个性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刘立人,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第155、572、90、89、93、121、117、126、20、135、41、571、133、109、93、109、104—105、109、100、99、12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
.《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68,2569,2568,2569,2577,2569,2569,2575,2577,2630,2573,2576,2577页.
3
康健 王子尧 王冶新 何积全翻译整理.《彝族诗文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4
王子尧翻译,康健,王冶新,何积全整理.《论彝诗体例》.第113、9、13、14、41、42、11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5
王子尧翻译,康健,王合新,何积全整理.《论彝族诗歌》.第9、41、21、136、139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
6
郑天挺主编.《左传选》.第195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年9月版.
7
周振甫.《文心雕龙浅释》.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
共引文献
69
1
徐时仪.
说“计”和“账”[J]
.语言研究,2000,20(2):111-118.
被引量:2
2
李锐.
儒家诗乐思想初探[J]
.中国哲学史,2002(1):20-26.
被引量:3
3
周文军.
浅论蚕文化及其表现形式[J]
.江苏蚕业,2004,26(3):54-57.
被引量:2
4
王风.
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J]
.哲学研究,2004(11):33-38.
被引量:6
5
胡雅丽,黄义军.
楚人卜筮概述[J]
.江汉考古,2002(4):70-74.
被引量:1
6
王银田.
北魏平城明堂遗址研究[J]
.中国史研究,2000(1):37-44.
被引量:32
7
卜键.
巫风楚舞的文学呈现——《九歌》的戏剧文化学考察[J]
.文学评论,2000(5):23-26.
被引量:3
8
洪石,滕铭予.
东周至晋代墓所出物疏简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考古,2001(9):59-69.
被引量:23
9
东人达.
彝文古籍与彝族史学理论评述[J]
.史学史研究,2005(1):43-50.
被引量:5
10
杨薇.
《尔雅》注本文献系列对训诂学形成产生的影响[J]
.江汉论坛,2005(6):139-1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
1
刘彦辉.
刘熙载诗歌中的儒释道思想[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1):194-196.
被引量:2
2
黄龙光.
彝族民间经唱歌诗传统及其诗教诗论解读[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1):23-26.
被引量:2
3
陆炜.
刘熙载论诗品与人品[J]
.文艺理论研究,1986(1):71-75.
被引量:3
4
子耕.
情深亲切,尤为诗之深致——刘熙载关于诗歌内容特点的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1985(6):102-107.
被引量:2
5
毛时安.
《艺概》和刘熙载的美学思想[J]
.文艺理论研究,1981(3):105-112.
被引量:3
6
黄海章.
評刘熙載《艺概》[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8(1):32-43.
被引量:3
7
陈德礼.
刘熙载的《艺概》及其辩证审美观[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4(5):51-58.
被引量:9
8
陆海明.
清代三家诗论中理趣、理障之辨平议[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5(4):42-46.
被引量:1
9
黄河.
情感表现的艺术——论刘熙载的诗歌思想[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93-99.
被引量:1
10
孙维城.
《艺概》对《人间词话》的直接启迪——王国维美学思想的传统文化精神[J]
.文艺研究,1996(3):39-4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吕叶.
近八十年来《艺概·诗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12):130-137.
2
叶俊莉.
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研究的文化渊源[J]
.作家,2013,0(02X):21-22.
1
洛夫认为一个大诗人必须具备三个层次的境界[J]
.文学教育,2017(1):190-190.
2
宋晓云.
刘熙载与举奢哲、阿买妮诗歌创作观之比较[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2):104-108.
被引量:1
3
安相.
汉、彝古代文论之诗文殊异探微[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52-54.
4
罗艳.
论纳兰性德的诗歌本质观[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6(1):44-47.
5
陆春祥.
思考是一种生活方式(创作谈)[J]
.芳草(经典阅读),2015(11):196-196.
6
庾文云.
论小说艺术的诗意美[J]
.中国文学研究,1987(1):17-23.
7
《彝族诗文论》正式出版[J]
.民族文学研究,1989,7(1):78-78.
8
邹建军.
我生活着,故我歌唱──中国现代诗歌本质观研究之一[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6-58.
9
张更祯.
浅谈袁枚女性诗作中的性灵思想[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2):14-15.
10
张晓红,张克锋.
论“文贵形似”的诗学意义[J]
.贵州社会科学,2009(7):22-26.
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