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走向泛文学——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学化生存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表面上看 ,电视剧借助其视听文化特征 ,通过数亿台进入家庭的电视机使越来越多的人疏远了书籍和图书馆 ,但实际上电视剧并没有真正危及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相反 ,它还推动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始终依赖文学生存 ,从文学吸取营养 ,而且逐渐使文学“泛化”、“电视剧化” ,拓宽了文学领域 ,增强了文学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作者
盘剑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7,共6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电视剧
文学作品改编
大众文化
泛文学
中国
文学化生存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宋炳辉.
文学媒质的变化与当代文学的转型[J]
.文艺理论研究,2002(3):61-68.
被引量:7
2
欢迎订阅《中国电视》[J]
.中国电视,2001(5):43-43.
被引量:2
3
周经.
电视包装研究[J]
.电视研究,2001(4):26-28.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宋炳辉.《网络给文学带来了什么?》,载文汇报,2000年12月20日.
共引文献
19
1
孙敏.
电视包装风格初探[J]
.科技风,2009(16).
被引量:1
2
朱智忠,王可.
克隆现象透视[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57-59.
被引量:2
3
谢建华.
类型的风险与多元的可能——都市言情剧的创作困境和出路[J]
.当代文坛,2006(3):119-121.
被引量:2
4
冯波.
电视包装的几个支点[J]
.包装工程,2007,28(7):188-189.
5
王洪.
谈电视新闻缺失的语言[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140-142.
6
丁光梅.
论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关系的影响[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6(1):22-26.
被引量:1
7
李春雨,刘勇.
现代出版与现代文学的生存方式[J]
.社会科学战线,2008(4):163-170.
被引量:5
8
王轩.
论导演艺术视角下的电视包装设计[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187-187.
被引量:1
9
沈桐.
电视节目包装对电视栏目品牌产生的影响[J]
.大舞台,2012(4):256-257.
被引量:6
10
廖玉娥.
地方电视台节目包装的路径探讨[J]
.龙岩学院学报,2013,31(1):124-12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5
1
丁亚平.
“心灵现实主义”创作新景观——关于近期热播电视剧的再思考[J]
.当代电视,2021(3):12-13.
被引量:5
2
J·希利斯·米勒,国荣.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16
3
孙士聪.
经典的焦虑与文艺学的边界[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44-47.
被引量:7
4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
5
张晶.
论审美抽象[J]
.哲学研究,2007(8):102-106.
被引量:9
6
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M].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305.444.
7
乔治·布鲁斯东.从电影到小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8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9
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0
.《沧浪诗话·诗辨》[M].,..
引证文献
4
1
米晓雪.
当代中国博物馆文化建构中的文学事件[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3):52-61.
被引量:1
2
张晶,于隽.
文学与传媒艺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2):1-7.
被引量:8
3
刘姗姗.
影视:文学传播中的矛盾载体[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3-115.
4
黄筱玥.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的艺术逻辑与审美策略[J]
.粤海风,2023(5):38-4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蒋建梅.
图像时代和谐图文共生关系的建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4):13-16.
被引量:5
2
牟方华.
“文学终结”之后——兼谈文学艺术的新发展[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0):79-80.
3
牟方华.
《时时刻刻》:用电影艺术阐释文学艺术命题[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9):165-167.
4
张晶.
文艺美学:从奠基走向深化之途[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7):67-73.
被引量:4
5
马文明.
新时期多媒介时代文学传播主体探析[J]
.中国报业,2016,0(2):63-64.
被引量:1
6
刘俊.
极致的真实:传媒艺术的核心性美学特征与文化困境[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5):148-157.
被引量:16
7
王雨萌.
新形势下文学与传媒关系研究[J]
.传媒论坛,2018,1(11):176-176.
8
赵甜甜.
再论中国博物馆的当代性问题[J]
.中国博物馆,2022(4):107-111.
被引量:2
9
谷疏博.
公共阐释:论文化类综艺节目对文学经典的再建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4):113-116.
被引量:13
1
刘莉娜.
影视与文学:拯救还是伤害[J]
.上海采风,2010(4):16-26.
被引量:4
2
纪颖,王允曦.
中外恐怖电影中的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J]
.现代交际,2015(9):98-98.
3
张伟华,范一峰.
谈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本存在的问题[J]
.青年文学家,2012,0(1X):94-94.
4
邵明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得与失——以《画皮》为例[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8):368-368.
5
王林刚.
论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及其利弊[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6):153-155.
被引量:6
6
苏东晓.
《春蚕》:民俗的文学展示[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3):71-76.
被引量:2
7
高薇钞.
简述新时期泛文学及其文学新格局[J]
.大观周刊,2012(52):87-88.
8
李小兰.
论批评意识与批评文体[J]
.江汉论坛,2009(2):103-105.
9
汪政,晓华.
新世纪:泛文学与新格局[J]
.东岳论丛,2011,32(4):14-17.
10
孟昱.
对文学泛化、边缘化的思考[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11):149-150.
文学评论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