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诗歌意象功能论
被引量:
2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往的意象研究 ,基本停留在意象概念的界定与区分上。为使意象研究进一步深入 ,须从意象的基本功能入手 ,探讨其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 ,意象具有表述功能、建构功能、美感功能等 ,这些功能既指向形式 ,又指向意义 ,上述功能奠定了意象在诗中的本体地位。诗的整体意义就是意象功能的“充分的展示”。
作者
曹苇舫
吴晓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8-125,共8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诗歌
表述功能
建构功能
美感功能
意象功能
整体意义
关系
意象系统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55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8
1
怀特.《象征》,见《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
2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3
布洛克 滕守尧.《美学新解》[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4
鲍姆嘉滕 简明 王旭晓译.《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8页.
5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5页.
6
《西方文论选》(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94页.
7
克莱夫·贝尔.《艺术》[M].中国文联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5页.
8
杨匡汉.《缪斯的空间》,花城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共引文献
67
1
张永清,李鸿祥.
审美深度论[J]
.文艺理论研究,2001(3):32-37.
2
杨小清.
“非客观性”艺术形态学的理解与分类问题[J]
.文艺研究,2001(4):41-47.
被引量:1
3
罗显克.
柏拉图灵感论再认识[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18-24.
被引量:3
4
倪祥保.
论中国人原初美意识的起源——兼与陈良运先生商榷[J]
.文艺研究,2005(2):79-82.
被引量:3
5
吴炫.
西方若干文艺学局限分析[J]
.文艺理论研究,2000(6):16-27.
被引量:2
6
毕红梅.
论美育的道德塑造功能[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7):30-33.
7
蓝棣之.
论社会、历史对新诗形式演变的影响[J]
.文艺研究,2005(8):43-47.
8
刘阳.
娱乐狂欢的理性思考——电视娱乐节目媚俗化之批判[J]
.中国电视,2005(9):4-7.
被引量:7
9
刘琼.
唯美主义的历史:从道德社会到消费社会[J]
.天津社会科学,2005(6):115-118.
10
薛晔.
浅析艺术欣赏中的“视觉惊奇”[J]
.美术观察,2005(11):86-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5
1
黄佶.
关于“龙”的英译名修改问题[J]
.社会科学,2006(11):161-169.
被引量:38
2
余钢.
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J]
.电影评介,2009(5):47-48.
被引量:21
3
邹建军.
论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76-79.
被引量:9
4
刘正光.
论话语的连贯功能[J]
.外国语,1999,22(5):20-24.
被引量:19
5
李毅.
奥赛罗的文化认同[J]
.外国文学评论,1998(2):114-118.
被引量:18
6
金声.
艺术意象研究综论[J]
.江汉论坛,1997(10):70-74.
被引量:2
7
仲伟合,钟钰.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
.中国翻译,1999(3):48-50.
被引量:701
8
蒋骁华.
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
.中国翻译,1998(2):19-24.
被引量:59
9
汪榕培.
陶诗英译百花开——陶渊明《饮酒》(其五)英译比读[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40-44.
被引量:13
10
吴效刚.
论诗歌的意象与意境[J]
.人文杂志,1993(3):123-12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7
1
闫淞.
隋唐时期运河诗歌意象研究[J]
.汉字文化,2024(3):58-60.
2
沈梅英,祝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夏日意象建构认知分析[J]
.作家,2012(4):97-98.
被引量:1
3
张惠苑.
幻象中的真实——解析徐志摩诗歌《客中》的意象功能[J]
.作家,2008,0(12):16-16.
4
孙晓文.
现代诗歌中“树”意象研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5):60-62.
5
张保红.
意象与汉诗英译——以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4):51-58.
被引量:23
6
朱肖一.
《奥赛罗》意象功能解析[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1):38-42.
被引量:3
7
朱怡.
诗歌语言前景化的认知途径——合成空间理论与诗歌意象功能之关系[J]
.宁夏社会科学,2007(5):130-133.
被引量:3
8
罗斌.
季节忧郁的建构——从意象的建构功能谈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季节意象[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2):103-106.
被引量:2
9
刘利国.
日诗汉译文化意象的时代语境与翻译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49-52.
被引量:1
10
黄恩成.
诗性的漫游与思想的成长——华兹华斯《序曲》中路的意象分析[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0(2):59-62.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赵自强.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藏族文化意象翻译研究——以《尘埃落定》英译本为例[J]
.西藏研究,2020(3):157-164.
被引量:4
2
车慧.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翻译隐喻差异对比[J]
.现代英语,2023(11):69-72.
3
廖光蓉,易妹.
汉语意象路径的体认语言学探讨[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1):134-143.
被引量:1
4
李柯,周盛.
陶渊明诗歌翻译的美学重构——以《归园田居(一)》为例[J]
.长城,2012(2):197-198.
5
王方路.
中国古诗英译的女性隐喻视角[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127-132.
6
张威.
再论“意美”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以《红楼梦》中林黛玉诗词作品的英译为例[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5):118-120.
7
贾玮品,顾正阳.
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英译之我见[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23-127.
被引量:9
8
刘利国.
日诗汉译文化意象的时代语境与翻译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49-52.
被引量:1
9
张媛.
跨越陶诗文化意象词的障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125-126.
被引量:2
10
张霞.
前景化理论下汉语诗歌语言的美学特质[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1):61-64.
1
朱静梅.
论麦克尤恩《赎罪》中的重复[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139-142.
2
董文波.
试论鲁迅文学创作中的象征主义及其艺术特征[J]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5):58-62.
3
吴持哲.
《李尔王》原型解读[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108-115.
被引量:3
4
崔庆蕾,吴义勤.
探险与冒险——李浩小说论[J]
.山花,2009,0(A2):136-145.
被引量:1
5
宋新宇.
《红楼梦》中窗的文学功能研究综述[J]
.红楼梦学刊,2016(4):311-326.
被引量:3
6
魏宏瑞.
文学场与政治场——以十七年(1949——1966)《文艺报》“编者按”为考察中心[J]
.扬子江(评论),2008(5):54-62.
被引量:5
7
陈晨.
“三言”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意象功能的开拓——以“帕”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09,0(17):30-31.
8
贾立平,马瑜.
李清照《声声慢》三种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以语言的表情和美感功能为视角[J]
.文学教育(中),2010(10):70-70.
被引量:4
9
胡峰.
牵动思维与表述功能的现代诗歌欧化语言[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5):38-42.
10
柳颖.
文学批评应当坚持审美价值取向[J]
.作家,2009,0(14):155-155.
文学评论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