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1-94,共4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同被引文献116
-
1阿牛木支,罗布合机.马与彝族传统文化[J].大自然,2002(3):39-40. 被引量:1
-
2师琳.反英雄:黑色幽默与悖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2):90-91. 被引量:12
-
3罗书华.分配与合成——明清英雄传奇小说角色论[J].学习与探索,1998(2):114-119. 被引量:3
-
4孙先科.英雄主义主题与“新写实小说”[J].文学评论,1998(4):54-60. 被引量:36
-
5张锡金.试论舍生取义及其现代意义[J].社会科学家,1997,12(5):27-32. 被引量:1
-
6沈建翌.人应当怎样生存下去——美国当代“反英雄”形象浅析[J].外国文学研究,1980,2(4):132-135. 被引量:11
-
7巴.布林贝赫,乔津.蒙古英雄史诗中马文化及马形象的整一性[J].民族文学研究,1992,10(4):3-9. 被引量:9
-
8楼成宏.论反英雄[J].外国文学研究,1992,14(2):28-33. 被引量:19
-
9张赣生.中国武侠小说的形成与流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2(4):38-45. 被引量:8
-
10曲江才让.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审美价值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1(3):85-8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0
-
1朱贺琴.维吾尔族体育娱乐习俗中的文化生态[J].大家,2012(12):59-60. 被引量:1
-
2黎学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1):14-17.
-
3阿拉德尔吐.形式研究与口头诗学——20世纪西方诗学理论的两种范式和批评简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1):46-50. 被引量:1
-
4肖远平.彝族“支嘎阿鲁”史诗英雄业绩特征浅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13. 被引量:1
-
5李如海.彝族英雄史诗《戈阿娄》文化人类学阐释[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2):47-52.
-
6谢天昊,陈瞩远,李文鑫.浅谈史诗与英雄[J].北方文学(下),2016,0(4):90-91.
-
7路春艳,张志秀.奇观制造与历史想象:新世纪好莱坞古代史诗片研究[J].当代电影,2017(2):33-37. 被引量:4
-
8冉雪.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文学领域英雄书写研究现状与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6):138-151. 被引量:11
-
9陈爱中,朱星雨.史诗气概与国家记忆的重构--论《志愿军:雄兵出击》关于战争史诗的类型化探索[J].电影文学,2024(7):137-142.
-
10何欢.从《阿鲁举热》看彝族先民哲学思想和生命观[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丛,2024,33(1):67-72.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阿拉德尔吐.寻找诗学本位:诗性展演与知性交流——史诗《罕·哈冉贵》的非结构性互动模型及其语境考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54-58.
-
2闫新红.维吾尔族传统节日生命内涵解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36(5):104-106. 被引量:2
-
3林筠.从《英雄》到《长城》的中国民族史诗片叙事嬗变[J].电影文学,2017(22):37-39.
-
4张燕,徐辉.想象的历史:印度史诗电影研究[J].当代电影,2020(8):107-113. 被引量:1
-
5罗亮.赓续红色血脉的实践困境与路径创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2):200-210. 被引量:29
-
6胡博成.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进路[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2):246-258. 被引量:14
-
7韩云波,张梦楠,熊敏.论新时代以来“英雄主义”内涵的创新性发展与升华[J].重庆社会科学,2022(5):16-34. 被引量:11
-
8张梦楠.中国侠文化研究2021年年度报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83-101. 被引量:3
-
9熊敏.中国英雄文化研究2021年年度报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102-116. 被引量:6
-
10韩云波,熊敏,张梦楠.新时代青年英雄观的内涵因子分析:一项基于新征程语境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3):97-113. 被引量:14
-
1尉伟.汉哈诗歌韵律形式对比刍论[J].青年文学家,2015,0(5X):44-45.
-
2陈敏,秦华.论文学与园林的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103-105. 被引量:1
-
3巩春亭.金素月诗中出现的传说和民俗文化微观[J].北方文学(下),2015,0(7):41-42.
-
4纪莉霞.论英语诗歌及诗体形式的演进[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2):182-185.
-
5何旭良,徐勇.音韵如画:重读《我的前公爵夫人》[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11):78-79.
-
6张莉,娄云.从韵律分析看《潮水在涨起,潮水在退去》中的人生哲理[J].魅力中国,2011(17):237-237.
-
7顾晓辉.论英语诗歌中的音义结合[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65-70. 被引量:5
-
8聂永华.玲玲如振玉 累累若贯珠──论“文章四友”近体诗的历史地位[J].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4,14(2):0022-0029.
-
9马晓然,马利娟.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象征诗看人生哲学思想的折射[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6):51-52.
-
10朱徽.中英十四行诗[J].诗探索,1998(4):7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