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质量认证》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China Conformity Assessment
同被引文献20
-
1单吉堃.有机认证制度与有机产品贸易[J].学术交流,2004(9):78-80. 被引量:3
-
2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
3[4]IFORM. IFOAM Basic Standards for Organic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2002
-
4[5]USDA,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 1994
-
5[6]EU-Rat, Oko-Verordnung, EU:VO(EWG)Nr. 2092/91, 1991
-
6[1]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M].2003.
-
7[4]USDA,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M]. 1994.
-
8[5]IFORM. IFOAM Basic Standards for Organic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M]. 2002.
-
9[6]EU-Rat, ko-Verordnung, EU:VO(EWG) Nr[M]. 2092/91,1991.
-
10华南农大.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11,269-270.
引证文献3
-
1陆萍,冒乃和,刘波.我国有机农业对植物营养和肥料使用的要求[J].武夷科学,2004,20(1):41-45. 被引量:4
-
2陆萍,冒乃和,刘波.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和肥料使用的规范要求[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6):11-14. 被引量:1
-
3朱育菁,冒乃和,刘波,C.Sengonca,陆萍,李芳.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核心—可持续植物保护[J].中国科技论坛,2005(2):133-13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陈晓林,刘新刚,董丰收,郑永权,何林,姚建仁.发展中的植物保护理念与现代调控技术[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11(6):11-13. 被引量:5
-
2范进华,梁保德.烟叶主要害虫生态管理(EPM)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4):98-102. 被引量:6
-
3庄彩萍,张宏伟,江爱华.骨科牵引架带菌状况调查及抑菌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187-188. 被引量:1
-
4周向平,蒋笃忠,沈力,周正红.太阳能诱虫灯诱杀烟草害虫的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10):90-92. 被引量:11
-
5刘龙生,彭云良,曾良贵,周敏良,张明.性诱剂在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治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3(10):25-27. 被引量:8
-
6马俊贵,孙宗发,王平.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应用[J].世界农业,2014(1):135-137. 被引量:3
-
7马俊贵,孙宗发,王平.浅谈有机农业发展趋势及物理农业技术装备[J].新疆农机化,2014(5):30-33.
-
8杨远兵,胡进耀,邓东周,赵军.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花椒病虫害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2):81-85. 被引量:2
-
9杨建国.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161-161. 被引量:4
-
10加那提.阿布什太.浅谈有机农业的植物保护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8):62-62. 被引量:6
-
1刘新平,韩桐魁.日本有机农业认证制度分析[J].世界农业,2004(12):33-36. 被引量:11
-
2李哲敏.台湾的有机农业认证[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13(4):14-14. 被引量:1
-
3罗海波.我国台湾地区有机农业认证体系研究[J].科学发展,2012(4):93-100. 被引量:8
-
4刘贞.北京兴建有机农业示范区[J].农产品市场,2005(15):38-39.
-
5魏章官.“绿色”“有机”何时名副其实?[J].炎黄纵横,2015,0(1):33-33.
-
6魏萌萌,赵东方,王梦杰,薛金元,张东杰,焦瑞锋.河南省有机农业认证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71-271. 被引量:1
-
7钟智利.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J].辽宁农业科学,2014(5):62-65. 被引量:2
-
8李乐,关小克,袁雅琴.美国加州综合规划的研究[J].中国土地,2011(8):58-60. 被引量:1
-
9万强.对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态势助推通江有机产业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5(4X).
-
10晓虹.解振华:再制造产业将成“十二五”循环经济新亮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5):8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