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说的精神——读韩少功的《暗示》 被引量: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暗示》很难在传统体裁的框架内加以解读。韩少功沿着《马桥词典》的思路继续深入 ,文体试验决不是故弄玄虚 ,而是为了表达作者独特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暗示》通过具象细节和发散化的感受 ,在“历史终结”的地方重新产生不满、怀疑、问题和变化 。
作者 旷新年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3,共8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马丁·华莱士.《当代叙事学》第39页,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 2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吕同六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卷第560页,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 3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第14页,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 4.《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 5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8页.
  • 6.《韩少功:我喜欢冒险的写作状态》.《南方日报》,2002年12月31日.
  • 7张伯存.《<暗示>眉批》,《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第97期,2003年1月15日.
  • 8许子东.《<爸爸爸>与<小鲍庄>》,《当代小说阅读笔记》第11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9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第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97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5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