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茶叶》
2003年第4期31-32,共2页
Tea in Fujian
参考文献1
1 [11]Opie S.C.,Clifford M.N.,Robertson A.,Studies on the formation of black tea thearubigins by in vitro enzymic oxidation of flavan-3-ols.(游小清译),茶叶文摘,960089.
同被引文献161
1 黄秀兰.副茶综合利用综述[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31-32. 被引量:7
2 孙浩,田全慧.颜色测量密度法与CIE L^*a^*b^*[J] .印刷杂志,2004(8):36-38. 被引量:2
3 齐桂年,谢建国,吴永刚,陈昌辉,单虹丽.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J] .福建茶叶,2004,27(3):3-4. 被引量:45
4 保戬.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及保健作用[J] .中学生理科月刊(初三版)(中考金刊),2004,18(11):55-55. 被引量:6
5 谢继金,周继法.鲜叶采摘及其质量管理[J] .茶叶,2004,30(4):232-233. 被引量:6
6 游小清,王华夫,李名君.适度摊放对名优绿茶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J] .中国茶叶,1993,15(3):14-15. 被引量:33
7 林刚,严俊.茶叶外形数量化研究初报[J] .茶叶科学,1994,14(1):75-78. 被引量:13
8 王文杰,罗守进,黄建琴,张立平,吴新荣,王宏树.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研究[J] .茶叶科学,2005,25(1):37-42. 被引量:21
9 朱旺升,倪德江.加工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5(1):28-29. 被引量:19
10 欧丽兰,霍建聪.新能源,新工艺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J] .蚕桑茶叶通讯,2005(1):34-3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4
1 王同和,周杰,窦立耿.绿茶表色及感观审评用色卡方法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3(2):261-267. 被引量:10
2 李洁,齐桂年.利用计算机量化茶鲜叶色泽及其嫩度方法的初步研究[J] .福建茶叶,2007,30(3):3-4. 被引量:7
3 邱瑞瑾,王登良,徐文贤,龙志荣,李涛.绿茶色泽的形成机理及调控[J] .广东茶业,2007(5):14-17. 被引量:10
4 郝志龙,赵爱凤,金心怡,谭智峰,江丽萍.利用计算机视觉研究白茶加工中色泽的变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9(3):325-329. 被引量:10
5 刘跃云,叶阳,杨坚,陈小强,周为.夏秋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1):342-344. 被引量:7
6 马惠民,王琦,钱和.绿茶色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 .食品工程,2012(3):26-28. 被引量:7
7 陈键,王丽丽,宋振硕.茶叶色素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3(4):13-16. 被引量:14
8 李蔚.计算机图像技术测定茶鲜叶色泽及其萎凋程度的方法研究[J] .福建茶叶,2016,38(1):10-11. 被引量:3
9 牛青.计算机图像在茶鲜叶色泽及其萎凋程度测定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16,38(3):21-22. 被引量:2
10 张坚强,叶阳,朱宏凯,黄藩.基于复水干燥的绿茶干茶色泽提升工艺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7):70-7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77
1 佐明兴,刘金龙,封子旋,刘海娟,王志友,闫瑞,高水练.不同杀青程度对安溪铁观音品质的影响[J] .茶业通报,2023,45(2):74-80. 被引量:2
2 高蕙文,杨春芳.茶叶感官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4):1292-1295. 被引量:10
3 陈艳山,李玉华.声光技术在茶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 .茶业通报,2008,30(1):35-37. 被引量:1
4 李洁,齐桂年.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测定茶鲜叶色泽及其萎凋程度变化的初步研究[J] .蚕桑茶叶通讯,2008(3):38-39. 被引量:7
5 李洁,齐桂年,杨娟,陈盛相,李建华.计算机测定茶树叶片受害面积及其受害面积百分率的方法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2008(6):31-34. 被引量:2
6 郑红发,李赛君,黄怀生,常硕其,袁英芳,黄仲先.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IV湖南绿茶品质特点和关键加工技术[J] .茶叶通讯,2009,36(1):3-6. 被引量:1
7 袁林颖,周正科,皮利,钟应富,邓敏.茶叶品质等的量化识别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2010,4(1):80-83. 被引量:7
8 刘跃云,叶阳,杨坚,陈小强,周为.夏秋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1):342-344. 被引量:7
9 张星海,周晓红,唐德松,龚恕.浙江名茶品质特征及评鉴新技术应用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61-19563. 被引量:8
10 黄艳,成浩.茶树新梢“持嫩性”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60-10262. 被引量:9
1 汪大器,张聚元.我国传统粮食科学技术的量化考察与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1998,13(1):1-7. 被引量:2
2 刘琳.肉类保藏技术(十八) 预测微生物学在肉品工业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2009,23(7):54-58. 被引量:6
3 张侃.辣度感观评价立项完成辣椒辣度国标明年5月出台[J] .食品科技,2006,31(10):191-191.
4 董永泓.评茶员业务水平的数量化测试方法[J] .贵州茶叶,1996(4):5-6.
5 张聚元.我国传统粮食科学技术的量化考察与分析[J] .大自然探索,1996,15(3):117-122.
6 杨宪时,许钟.预测微生物学及其在水产品保藏流通加工中的应用[J] .海洋渔业,2002,24(2):89-92. 被引量:1
7 徐裕国,肖纯.主要绿茶外形数量化标准体系的研究[J] .贵州茶叶,1999,27(4):20-23.
8 陈海权.食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发展的挑战与展望[J] .食品安全导刊,2008(3):23-26. 被引量:6
9 林刚,严俊.茶叶外形数量化研究初报[J] .茶叶科学,1994,14(1):75-78. 被引量:13
10 李苗云,朱应举,赵改名.微生物预测模型研究及其在肉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科技,2008,33(2):57-60. 被引量: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