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3,共1页
Beijing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8
-
1成惜今,张锡庆,卢亮球.论培养和强化球队团队精神[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1):86-92. 被引量:29
-
2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新认识[J].心理科学,1997,20(1):88-90. 被引量:35
-
3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2,25(2):202-204. 被引量:39
-
4周强,夏正清.我国部分球类甲级运动队凝聚力及其对队员动机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1,8(3):28-31. 被引量:17
-
5关陟平,刘伟.高校社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00-201. 被引量:20
-
6王占军.高校学生社团运作及功能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5):112-115. 被引量:45
-
7王燕华.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2006(10):37-38. 被引量:4
-
8单剑锐.论足球运动的团队精神[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5):119-12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6
-
1陶磊.我国青少年运动队训练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2):125-126. 被引量:2
-
2史策.浅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群体凝聚力[J].搏击(体育论坛),2013,5(5):30-32. 被引量:2
-
3赵来旭,钟之峰,刘鹏.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途径探讨——以哈工大大一年级为例[J].科技资讯,2014,12(27):129-130.
-
4李娜.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啦啦操代表队群体凝聚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2):178-179.
-
5朱昭红,杨浩,李娜.A-B实验设计在运动员团体心理训练效果评定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530-1534.
-
6丁国斌.足球团队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18):4-5. 被引量:2
-
1温保民,贾恩峰.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提高团体凝聚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9):164-165. 被引量:3
-
2吴敏云.在模拟世博展馆活动中收获成长[J].上海教育,2010(9):60-60.
-
3杨敏.增强团体凝聚力 促进社会政治稳定[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1(3):64-66.
-
4刘倩倩.心理行为训练在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3(5):38-41. 被引量:4
-
5马海玉.团体动力学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指导价值[J].青春岁月,2010,0(12):63-63. 被引量:1
-
6李华.高校班主任强化班级管理的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208-209.
-
7马彦峰.大学英语合作学习团体凝聚力研究[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56(1):82-85.
-
8杨林,余斌.团体辅导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实证研究[J].老区建设,2009(2):49-50.
-
9崔艳侠.浅议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J].科技信息,2009(30):176-176. 被引量:5
-
10苏万能.着力打造学习型教育干部队伍[J].江西教育(教学版)(B),2009(6):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