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音乐形象的具体可感性与多解性的关系及其根源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声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对应的联系,构成了音乐形象乃至音乐艺术产生并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类感官的分析、概括、综合、补充的主观能动性又使音乐乃至音乐形象成为人类感受、认识客观现实,并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能动手段。通感使作曲家与听众之间得以感情上沟通,并使作曲家的创作具有了社会意义。而移情又使音乐作品在听众的思维中得以升华并达到具有美学意义的领悟。多解性虽然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但却蕴含着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特殊本质的一个方面。多解之间虽然不尽相同,但多解的群体则从各个方面解释并丰富了作品的形象。
作者 唐继凯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7,82,共6页 Chinese Mu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 1伍雍谊.关于音乐的内容[J].音乐研究,1984(4):25-38. 被引量:6
  • 2[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
  • 3嵇康《声无哀乐论》,见美学文献编辑部编《美学文献》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9月,P263-309.
  • 4[波]卓·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于润洋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9 页.
  • 5[苏]克列姆辽夫《音乐美学问题概论》,吴启元、虞承中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年,126 页.
  • 6[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第三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328-411 页.
  • 7参见《旧文四篇·通感》,转引自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55 页.
  • 8卢梭《1753年致达兰贝尔的信》,转引自何乾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50 页.
  • 9舒巴尔特《关于音乐美学的思想》,转引自何乾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77 页.
  • 10[德]古·杨森编《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年,81-82 页.

同被引文献39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